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6
词典
13
分类词汇
51
佛典
2
共66,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以铢称镒
以镒称铢
万无一失
惟命是听
唯命是听
泰山压卵
遥遥领先
满有把握
胜之不武
绝不相同
极权主义
易卜生主义
钻冰求酥
地头文书铁箍桶
《漢語大詞典》: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战斗力的提高,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分類:
中国
共产党
保证
证实
实现
中国人
解放军
绝对
领导
内开
开展
思想
组织
《漢語大詞典》:
以铢称镒(以銖稱鎰)
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
《
孙子·形
》
:“故胜兵若以鎰称銖,败兵若以銖称鎰。” 王晳 注:“言銖、鎰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 注:“二十两为鎰,二十四銖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分類:
相比
力量
不相称
绝对
劣势
《漢語大詞典》:
以镒称铢(以鎰稱銖)
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
孙子·形
》
:“胜兵若以鎰称銖。”参见“ 以銖称鎰 ”。
分類:
相比
力量
绝对
优势
《漢語大詞典》:
以铢称镒(以銖稱鎰)
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
《
孙子·形
》
:“故胜兵若以鎰称銖,败兵若以銖称鎰。” 王晳 注:“言銖、鎰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 注:“二十两为鎰,二十四銖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分類:
相比
力量
不相称
绝对
劣势
《國語辭典》:
万无一失(萬無一失)
拼音:
wàn wú yī shī
绝不会发生差错。形容极有把握。《三国演义》第六二回:「某保一人与某同去守关,万无一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在门外以抛砖为号,我出来门边相会说话了,再看光景进门,万无一失。」也作「万不失一」、「万无失一」。
分類:
万无一失
绝对
不会
出差错
《國語辭典》:
惟命是听(惟命是聽)
拼音:
wéi mìng shì tīng
绝对服从命令,不敢违抗。《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下官殿下之鹰犬,敢不惟命是听。」《薛仁贵征辽事略》:「公主见问,笑而言曰:『将军欲过此岭,何难之有!依我一言,大功必建。』仁贵躬身,遂言:『惟命是听。』」也作「惟命是从」、「唯命是听」、「唯命是从」。
分類:
叫做
做什么
绝对
服从
《國語辭典》:
唯命是听(唯命是聽)
拼音:
wéi mìng shì tīng
绝对服从命令,不敢违抗。《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也作「惟命是听」。
分類:
只要
吩咐
听从
绝对
服从
《國語辭典》:
泰山压卵(泰山壓卵)
拼音:
tài shān yā luǎn
比喻强弱悬殊,稳操胜算。《晋书。卷七一。列传。孙惠》:「况履顺讨逆,执正伐邪,是乌获携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今陛下天戈所指,泰山压卵,行将授首也。」
分類:
绝对
优势
轻而易举
压倒
《国语辞典》:
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拼音:
yáo yáo lǐng xiān
绝对的领先优势。如:「跑在最前面的二号选手,一马当先,已遥遥领先其他选手。」
分类:
绝对
领先
优势
《国语辞典》:
满有把握(满有把握)
拼音:
mǎn yǒu bǎ wò
对事具有绝对成功的信心。如:「对这次考试,我满有把握的。」
分类:
绝对
成功
信心
《国语辞典》:
胜之不武(胜之不武)
拼音:
shèng zhī bù wǔ
语出《左传。襄公十年》:「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在绝对优势的竞争条件中获得胜利,此胜利不公平,亦无可取之处。如:「他身上有伤,你就算赢了他,也是胜之不武。」
分类:
绝对
优势
竞争
中获
获得
得胜
胜利
《国语辞典》:
绝不相同(绝不相同)
拼音:
jué bù xiāng tóng
绝对不一样。如:「这两个人作风绝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野叟曝言》第八七回:「《大学》、《中庸》,同一圣人治天下之道,何以各立名义,绝不相同?」
分类:
绝对
不一样
《国语辞典》:
极权主义(极权主义)
拼音:
jí quán zhǔ yì
toltalitarianism
一种政治制度。指国家对社会有绝对权威,并尽可能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各种面向。与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不同的是,威权主义通常指一个集权的个人独裁者、军事单位或其他政治菁英所组成的政权,极权主义则实质控制社会中的经济、思想、教育、艺术、公民道德等全部面向。极权主义代表政权包括希特勒政权、墨索里尼政权、史达林政权、毛泽东政权、北朝鲜金氏政权等。
分类:
政治
治制
制度
国家
社会
绝对
权威
《国语辞典》:
易卜生主义(易卜生主义)
拼音:
yì bǔ shēng zhǔ yì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作品中,主张自我人格的绝对自由,排斥退让、调和、妥协、姑息、偷安、折衷等一切不澈底的态度,世称易卜生此种强烈的个人主义为「易卜生主义」。
分类:
挪威
戏剧家
作品
主张
自我
人格
绝对
自由
《国语辞典》:
钻冰求酥(钻冰求酥)
拼音:
zuān bīng qiú sū
挖钻冰块以求取酥油。比喻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菩萨本缘经。卷下》:「譬如钻冰求酥,是实难得。」也作「钻冰求火」。
分类:
冰块
求取
酥油
绝对
不可能
《国语辞典》:
地头文书铁箍桶(地头文书铁箍桶)
拼音:
dì tóu wén shū tiě gū tǒng
主管的地方官对本地的事物有绝对的权力,他的命令不可随意违反。《
儒林外史
》第四五回:「你令兄现在南京,谁人不知道?自古地头文书铁箍桶,总以当事为主。」
分类:
主管
地方官
对本
本地
绝对
权力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