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成结(成結)
结婚。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次下财礼,次报成结日子。”
分類:成结结婚
《國語辭典》:结亲(結親)  拼音:jié qīn
1.缔结姻亲。《三国演义》第六回:「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
2.结婚。《红楼梦》第九七回:「李宫裁是个孀居,今日宝玉结亲,他自然回避。」
《國語辭典》:青庐(青廬)  拼音:qīng lú
旧时举行婚礼的地方。《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國語辭典》:做亲(做親)  拼音:zuò qīn
1.结婚、成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做亲两月,就骂著逼出去了。」
2.联姻。《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这两家不肯同方家做亲。」
《漢語大詞典》:缔婚(締婚)
结婚。 沙汀 《困兽记》十九:“自从和公爷缔婚起,她便同她的父母不怎样融洽了。”
分類:结婚
《漢語大詞典》:婚会(婚會)
婚礼;结婚。 隋 王通 中说·魏相:“ 裴嘉 有婚会, 薛方士 预焉。酒中乐作, 方士 非之而出。” 宋 苏轼 《乞改居丧婚娶条状》:“今使之释丧而婚会,是值使民以色废礼耳,岂不过甚矣哉。”
分類:婚礼结婚
《国语辞典》:结大义(结大义)  拼音:jié dà yì
结婚。《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分类:结婚
《漢語大詞典》:饰配(飾配)
指结婚。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既降和亲之命,遂申饰配之礼。”
分類:结婚
《國語辭典》:吹箫(吹簫)  拼音:chuī xiāo
1.吹奏箫乐。《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
3.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國語辭典》:吴市吹箫(吳市吹簫)  拼音:wú shì chuī xiāo
春秋时伍子胥自楚逃至吴,曾于吴市吹箫乞食,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后用以比喻行乞街头或飘泊流浪,生活困顿。如:「这个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吴市吹箫了!」
《國語辭典》:同居  拼音:tóng jū
1.居住一处,共同生活在一起。《史记。卷一○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张释之》:「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红楼梦》第四回:「薛姨妈正欲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
2.夫妻共同生活。在法律上,夫妻有同居的义务。《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鳅儿双镜重圆》:「过了数日,吕公将回文打发女婿起身,即令女儿相随,到广州任所同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糟糠之妻,同居贫贱多时。」
3.现多指具有亲密关系但无婚姻契约者,共同居住在一起的状态。不少国家已立法保障同居者相关权益。
《国语辞典》:孤眠  拼音:gū mián
独自就眠。比喻自己一个人生活而没结婚。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我也直甚颓。」
《國語辭典》:满月(滿月)  拼音:mǎn yuè
1.月球位置与太阳相对时的月相,当时月球圆满光亮。由于月球的椭圆形轨道,满月可能出现在农历十四至十七日之间。唐。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诗:「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西游记》第九回:「那刘洪睁眼看见殷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作「望月」。
2.刚好满一个月。《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荏苒满月,郑家屋小,不便居住。」
3.婴儿初生满一个月。《北史。卷八五。节义列传。汲固》:「刺史李式坐事被收,吏人皆送至河上。时式子宪生始满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转眼间,又是满月,少不得做汤饼会。」也作「弥月」。
4.结婚一月的庆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一月则大会相庆,谓之『满月』。」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至一月,女家送弥月礼合,婿家开筵,延款亲家及亲眷,谓之『贺满月会亲』。」
《國語辭典》:喜事  拼音:xǐ shì
1.婚嫁或一切值得庆贺的事。唐。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诗:「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南京这些乡绅人家,寿筵或是喜事,我们只拿一副蜡烛去,他就要留我们坐著一桌吃饭。」
2.喜欢多事。《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其诸贤所著文章想还所治,复申咏之也,可令喜事小吏讽而诵之。」
《漢語大詞典》:华烛(華燭)
(1).光彩映照。
(2).华美的烛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烛烂,幄幙张,动朱脣,发清商。” 唐 鲍溶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词:“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
(3).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借指婚礼。《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丈人读既,称嘆再三,遂留宿,以光华烛之会。”
《國語辭典》:盖头(蓋頭)  拼音:gài tou
古时妇女蒙面的头巾,多用于上街、婚礼或丧礼。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三出》:「盖头试待都揭起,春胜也不须留住。天生缘分克定,好一对夫妻。」也称为「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