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电影艺术(电影艺术)  拼音:diàn yǐng yì shù
一种表现电影美学的综合性艺术,结合灯光、表演、摄影、编剧、导演等多项元素所共同组合而成。
《国语辞典》:错化合物(错化合物)  拼音:cuò huà hé wù
包含中心原子(电子接受者)与配位基(电子供给者)结合的化学结构之化合物。简称为「错合物」。
《国语辞典》:抗毒素  拼音:kàng dú sù
为一种抗体,能与特定毒素结合而中和其毒性。
《国语辞典》:结合韵(结合韵)  拼音:jié hé yùn
由两个韵母结合成的音。在国音中有二十二个结合韵,都是由ㄧ、ㄨ、ㄩ作为介音。如ㄧㄚ、ㄧㄝ、ㄨㄚ、ㄨㄛ、ㄨㄞ、ㄩㄝ、ㄩㄢ、ㄩㄣ、ㄩㄥ等。
《国语辞典》:切分音  拼音:qiē fēn yīn
乐理规则中,经由同音的结合,使强弱拍子异动,称为切分音。为英语syncopation的意译。例如一个弱拍的音和强拍上同高度的音结合,使强拍变弱拍,或弱拍变强拍。
《国语辞典》:认同卡(认同卡)  拼音:rèn tóng kǎ
一种结合其他团体,作为该团体认同标识用的金融卡。方式一般可分两种:一、结合商业性团体,如百货公司、商店等,持卡人购物时可享折扣优待,兼具贵宾卡功能。二、结合公益性团体,由发卡公司按持卡人的消费额,相对提拨一定比例的钱数捐献给该团体。
《国语辞典》:铁三角(铁三角)  拼音:tiě sān jiǎo
比喻具有强大力量的三方面,结合成强势而稳固的阵容。如:「这出戏的制作人及男、女主角,是电视台公认的铁三角。」
《国语辞典》:书笔记(书笔记)  拼音:shū bǐ jì
一种采笔记本方式印制的书。将笔记本与书本的制作观念结合,将散文或诗采如笔记本般的散布在全书中,让人翻阅起来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以增加阅读的兴趣。
《国语辞典》:受精卵  拼音:shòu jīng luǎn
精核和卵结合而成的细胞。
《國語辭典》:复辅音(複輔音)  拼音:fù fǔ yī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结合在一起,称为「复辅音」。如英语strong中的str、spring中的spr皆是。
分類:辅音结合
《國語辭典》:甘油  拼音:gān yóu
一种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黏稠液体。有甜味,是从油质、脂肪或糖浆分解而成,可作防腐剂及化妆剂的制造原料。也称为「洋蜜」。
《漢語大詞典》:工业生产体系
又称“工业体系”。指一定地域内各工业内部或各部门间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工业生产有机的整体。在各工业部门内,可建立各自的部门工业体系,如钢铁工业体系、电子工业体系等。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可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工业体系,如国家工业体系、地区工业体系等。
《漢語大詞典》:分析与综合
在认识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结合为整体的过程和方法。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一切论断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國語辭典》:固定词组(固定詞組)  拼音:gù dìng cí z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紧密结合,而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词组。常见的有专有名词和成语,如中华民国、千钧一发。
《國語辭典》:河南坠子(河南墜子)  拼音:hé nán zhuì zi
河南地方戏曲。起源于河南和皖北的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二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伴奏者拉坠琴,并用脚踏的梆子打节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