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斲轮手(斲輪手)
亦作“斵轮手”。 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人。后常喻指诗文等方面的高手。 宋 苏轼 《嘲子由》诗:“妙哉斵轮手,堂下笑 桓公 。”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去路縹緲中仍收束完密,神不外散,是为斲轮手。”
《國語辭典》:借鉴(借鑑)  拼音:jiè jiàn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的警惕。如:「我们应当以历史为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也作「借镜」。
《漢語大詞典》:卖老(賣老)
标榜自己年长或有经验。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凿郏》:“到是甲头老贼,推呆卖老不来。”《冷眼观》第二七回:“不是我在你面前卖老,他家里的歷史,你又没得我知道透彻了。” 鲁迅 《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这是我亲眼见过好几回的,非‘卖老’也。”
《漢語大詞典》:老经纶(老經綸)
指治理国家有丰富经验的人。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诗》:“救世詎无术,习传自先王,念非老经纶,岂易识此方?”
《漢語大詞典》:学割(學割)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后以“学割”指学问、经验、技艺尚未成熟的人。北史·薛琡传:“锦縠虽轻,不委之以学割;瑚璉任重,岂寄之以弱力。”
《漢語大詞典》:习狃(習狃)
熟稔,有经验。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命官惟贤材,职事又习狃。”
分類:经验
《漢語大詞典》:斫轮手
1.亦作"斫轮手"。
2.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人。后常喻指诗文等方面的高手。
《国语辞典》:教育家  拼音:jiào yù jiā
对教育工作或理论有丰富经验和研究的人。
《国语辞典》:禅诗(禅诗)  拼音:chán shī
一种佛教文学。禅师将禅悟的理解、经验,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学创作。
《國語辭典》:干练(幹練)  拼音:gàn liàn
能办事且有经验。《南史。卷二三。王惠传》:「时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专以政事为本,刀笔干练者,多被意遇。」
《國語辭典》:不在行  拼音:bù zài háng
不内行。指对某种事物不熟悉、不瞭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并不会作八股文章,……门生觉得自己时文到底不在行。」《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姨太太出身虽是大姐,梳辫子却不在行。」也作「外行」。
《國語辭典》:抄袭(抄襲)  拼音:chāo xí
1.抄录他人作品以为己作。《红楼梦》第八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读书未成,那里弄得来?只好抄袭些旧稿。」
2.军队绕道前进,由敌军的侧面或背面突袭。
《國語辭典》:抽象  拼音:chōu xiàng
1.哲学上指从个别的、偶然的不同事物中,分析出其共同点的思想活动。相对于具体而言。
2.泛指笼统概括。亦相对于具体而言。如:「你的话说得太抽象了,能不能具体一点?」
《國語辭典》:油条(油條)  拼音:yóu tiáo
1.一种油炸的发酵面食。《老残游记》第二回:「园子里面顶著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都是为那不吃饭来的人买了充饥的。」也称为「油鬼」、「油炸果」。
2.形容历练丰富、做事圆滑而老于世故的人。
《國語辭典》:嫩手  拼音:nèn shǒu
1.新手、生手。如:「对于做生意这档事,他还只是个嫩手。」
2.比喻没担当、不肯负责任,只希望把事情推开的人。《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不管便宜吃亏,只要没事便罢,从不肯讲求一点实在的。外国人碰著这般嫩手,只当他小孩子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