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0,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织锦
促织
耕织
罗织
组织
织素
织作
织纴
织纴
织妇
夜织
蚕织
织翠
织屦
织文
《國語辭典》:织锦(織錦)  拼音:zhī jǐn
1.编织锦缎。汉。王充《论衡。程材》:「刺绣之师能缝帷裳,纳缕之工不能织锦。」唐。李白 乌夜啼诗:「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2.用丝、缎交织而成山水、花卉、人物等极精巧的艺术品。以杭州出产者最有名。
3.古人回文诗以锦织成,故称回文诗为「织锦」。《文选。江淹。别赋》:「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國語辭典》:织锦回文(織錦迴文)  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
晋代窦滔妻苏蕙,因思念丈夫,将所作的回环反覆皆可读的回文诗织在锦锻上,寄给窦滔,以表深情。语本《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传》:「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后比喻词句优美的佳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也作「回文织锦」。
《國語辭典》:促织(促織)  拼音:cù zhī
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分類:促织蟋蟀
《國語辭典》:耕织(耕織)  拼音:gēng zhī
耕田与织布。《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文选。贾谊。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國語辭典》:罗织(羅織)  拼音:luó zhī
网罗罪状,陷害无辜。《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至忠泣而奏曰:『陛下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宗社存亡,实在于此。』」唐。朱敬则〈请除滥刑疏〉:「杜告密之源,绝罗织之迹。」
《國語辭典》:组织(組織)  拼音:zǔ zhī
1.纺织。《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2.构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驩其愉乐,恤其陵夷。」
3.一群人为达特定目标,经由一定的程序所组成的团体。如:「政府组织」、「议会组织」。
4.生物学上指多细胞生物体中,各细胞和细胞间质依一定秩序联合为一体,并产生一定功能的基本结构。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地质学上指岩石的组成颗粒或结晶的几何型态和排列关系的总称。如沉积岩组成颗粒的粒度、形状及排列。也称为「结构」。
《漢語大詞典》:织素(織素)
(1).将丝织为绢帛。素,白色生绢。《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 炎皇 之季女,织素之佳人。” 唐 张德升 《声赋》:“织素寒早,调砧夜半。”
(2).指已织成之生绢。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
《漢語大詞典》:织作(織作)
指纺织操作。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女求作布衣、麻屨,织作筐缉绩之具。”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虽无舅姑事,敢昧织作功。” 清 王士禛 居易录:“美女数十人,皆鸣机织作,锦綺炫目,不可名状。”
分類:织作纺织
《漢語大詞典》:织纴(織紝)
亦作“ 织絍 ”。
(1).指织作布帛之事。墨子·非攻下:“农夫不暇稼穡,妇人不暇纺绩织紝。”《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 孔颖达 疏:“紝为繒帛。” 唐 元稹 《桐花》诗:“剑士还农野,丝人归织紝。” 清 王韬 《兴利》:“织絍必以机器为先,事半而功倍,功捷异常,而其利无穷。”
(2).指织布帛的工人。左传·成公二年:“ 孟孙 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紝,皆百人, 公衡 为质,以请盟。” 杜预 注:“织紝,织繒布者。”
《高级汉语词典》:织纴
泛指织布。织是织布帛,纴是用以织布帛的丝线,也指织布帛的工人
《漢語大詞典》:织妇(織婦)
(1).指从事纺织劳动的妇女。后汉书·庞参传:“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 庞参 ,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羣邪之閒,自处中伤之地。’”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宋 戴复古 《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指织女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黄节 注:“西北织妇,盖喻织女星也……是西北者,织女所在之方也。”
《骈字类编》:夜织(夜织)
唐 刘长卿 疲兵篇 小妇十年啼夜织,行人九月忆寒衣。
《漢語大詞典》:蚕织(蠶織)
蚕桑和纺织。《诗·大雅·瞻卬》:“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毛 传:“休,息也。妇人无与外政,虽王后犹以蚕织为事。”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以毁誉为蚕织,以威福代稼穡。”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细君知蚕织,稚子已能餉。”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蚕织是妇人应尽的公事,我们从下边的几首诗看来便可以明白。”
分類:蚕桑纺织
《分类字锦》:织翠(织翠)
李贺 高轩过诗 华裾织翠青如葱。
分类:
《漢語大詞典》:织屦(織屨)
用麻、草、丝、革等为材料编织鞋子。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织屨,妻辟纑,以易之也。”汉书·翟方进传:“母怜其幼,随之 长安 ,织屨以给 方进 。” 章炳麟 《与刘揆一书》:“故夫织屨饮瓢,槁项不闻国政。”
《漢語大詞典》:织文(織文)
(1).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 孔 传:“织文,锦綺之属。” 孔颖达 疏:“綺是织繒之有文者,是綾锦之别名,故云锦綺之属,皆是织而有文者也。” 唐 刘禹锡 《观市》:“在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冈多异松,而棋枰松尤奇,高不盈二尺,而覆十围,枝叶纠结平密,如掌,如席,如织文,其上可弈。”
(2).旗帜上的纹样。织,通“ 帜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 郑玄 笺:“织,徽织也。” 朱熹 集传:“织,帜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