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法理 拼音:fǎ lǐ
1.法律与情理。《书经。吕刑》「惟察惟法,其审克之」句下汉。孔安国。传:「惟当清察罪人之辞,附以法理,其当详审能之。」《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涣传》:「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
2.法律的原理。如立法立义、法律秩序所包含之各种原理或原则等。《东观汉记。卷一一。张禹传》:「明帝以其明达法理,有张释之风,超迁非次,拜廷尉。」
3.条理,事物的道理。《王充。论衡。骨相》:「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
4.佛教所阐述的道理。《晋书。卷六五。王导传》:「时有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珣兄弟讲毗昙经。」
2.法律的原理。如立法立义、法律秩序所包含之各种原理或原则等。《东观汉记。卷一一。张禹传》:「明帝以其明达法理,有张释之风,超迁非次,拜廷尉。」
3.条理,事物的道理。《王充。论衡。骨相》:「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
4.佛教所阐述的道理。《晋书。卷六五。王导传》:「时有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珣兄弟讲毗昙经。」
《漢語大詞典》:石脉(石脈)
亦作“ 石脉 ”。
(1).山石的脉络纹理。 唐 韦应物 《龙门游眺》诗:“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唐 章孝标 《方山寺松下泉》诗:“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 宋 范成大 《桂海金石志》:“余游洞亲访之,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牀如玉雪,石液融结所为也。” 清 吴伟业 《张南垣传》:“其石脉之所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为狮蹲,为兽攫。”
(2).石隙。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3).石中所生之丝状物。性坚韧,可为布。亦称“ 石麻 ”。《洞冥记》:“石脉出 晡东国 ,细如丝,可縋万斤,生石里,破石而后得。此脉縈绪如麻紵也,亦名石麻。”
(1).山石的脉络纹理。 唐 韦应物 《龙门游眺》诗:“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唐 章孝标 《方山寺松下泉》诗:“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 宋 范成大 《桂海金石志》:“余游洞亲访之,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牀如玉雪,石液融结所为也。” 清 吴伟业 《张南垣传》:“其石脉之所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为狮蹲,为兽攫。”
(2).石隙。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3).石中所生之丝状物。性坚韧,可为布。亦称“ 石麻 ”。《洞冥记》:“石脉出 晡东国 ,细如丝,可縋万斤,生石里,破石而后得。此脉縈绪如麻紵也,亦名石麻。”
《漢語大詞典》:画石(畫石)
(1).有纹理的石头。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董偃 常卧 延清之室 ,以画石为牀,文如锦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河 水又东北歷 石崖山 西。去北城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战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2).画石头。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3).指所画的石头。 元 伊世珍 《瑯嬛记》卷中:“ 王维 为 岐王 画一大石,信笔涂抹,自有天然之致,王寳之……数年之后,益有精彩。一旦,大风雨中雷电俱作,忽拔石去,屋宇俱坏,不知所以。后见空轴,乃知画石飞去耳。”
(4).滑石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滑石》﹝释名﹞引 寇宗奭 曰:“滑石今谓之画石,因其软滑可写画也。”
(2).画石头。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3).指所画的石头。 元 伊世珍 《瑯嬛记》卷中:“ 王维 为 岐王 画一大石,信笔涂抹,自有天然之致,王寳之……数年之后,益有精彩。一旦,大风雨中雷电俱作,忽拔石去,屋宇俱坏,不知所以。后见空轴,乃知画石飞去耳。”
(4).滑石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滑石》﹝释名﹞引 寇宗奭 曰:“滑石今谓之画石,因其软滑可写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