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纠弹(糾彈)  拼音:jiū tán
纠正、弹劾官吏的罪状。《旧五代史。卷一一五。周书。世宗本纪二》:「御史台官,任处宪纲,是击搏纠弹之地。」也作「纠劾」。
《分类字锦》:纠弹非违(纠弹非违)
通典唐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少詹事一人以贰之
分类:宫僚
《漢語大詞典》:弹正(彈正)
纠弹;纠正。后汉书·仲长统传:“至如近世,外戚宦竖请託不行,意气不满,立能陷人於不测之祸,恶可得弹正者哉!”新五代史·杂传·刘昫:“至 昫 为僕射,自以由宰相罢与 道 同,乃随 道 出入,有司不能弹正而议者多窃笑之。”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四:“近刻玉臺新咏乐府诗集改‘狄香’作‘秋香’,大谬。 吴 中近日刻古书,妄改例如此,不能一一尽弹正之。” 章炳麟 《孙诒让传》:“ 詒让 一切依古文弹正。”
分類:纠弹纠正
《漢語大詞典》:台谏(臺諫)
唐 宋 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称之。 明 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两者开始合流。至 清 雍正 元年,又使之同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言封事》:“立乎殿陛之间与天子争是非者,臺諫也。”宋史·萧服传:“ 服 文辞劲丽,宜居翰苑。朕爱其鯁諤,顾臺諫中何可闕此人!”
《國語辭典》:风宪(風憲)  拼音:fēng xiàn
1.风纪法度。《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
2.掌管风纪的官吏。唐。张谓 送韦侍御赴上都诗:「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
3.比喻庄严。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二出:「到长安日边,果然风宪,九街三市排场遍。」
《漢語大詞典》:指弹(指彈)
指责纠弹。 丁玲 《团聚》二:“二兄弟,这位有着冲天的志气的最聪明的一个,在父亲失业之后便找到一个颇好的职业,却因为锋芒,好指弹上司……于是一再申斥,接着就来了开除。”
分類:指弹纠弹
《漢語大詞典》:纠论(糾論)
纠弹议处。清史稿·高宗纪一:“丙辰,以给事中 陈大玠 等奏,寝 许容 署 湖北 巡抚之命,留 晏斯盛 任,仍申诫言官扶同纠论。”
分類:纠弹议处
《漢語大詞典》:驳弹(駁彈)
亦作“駮弹”。 纠弹黜退。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奈何尸禄素餐,滥处上官,黜陟失所,选补伤残,小人在位,君子駮弹。”参见“ 包弹 ”。
分類:纠弹黜退
《國語辭典》:包弹(包彈)  拼音:bāo tán
1.批评、指责。唐。李商隐《杂纂。卷上。不达时宜》:「筵上包弹品味。」《西湖二集》卷二○:「如今你素无文名,若骤然中了一个进士,毕竟有人议论、包弹著你。」也作「团剥」。
2.缺点、差错。《董西厢》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这娇娃是谁家。寻包弹觅破绽敢则无纤掐。似轴美人图画。」也作「褒弹」、「褒谈」、「弹剥」、「弹包」。
分類:批评指责
《漢語大詞典》:讽纠(諷糾)
讽喻纠弹。魏书·恩倖传·赵修:“ 脩 起自贱位,暴致富贵,奢傲无礼,物情所疾。因其在外,左右或讽纠其罪。”
分類:讽喻纠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