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民族  拼音:mín zú
咸信共享文化的群体,称为「民族」,即由有共同之血缘、生活、语言、宗教信仰或风俗习惯而结合的群体。民族常与族群、国族、种族的定义相互包含且混用。
《漢語大詞典》:仙分
谓成仙的素质及缘分。南史·隐逸传下·邓郁:“白日,神仙 魏夫人 忽来临降,乘云而至……谓 郁 曰:‘君有仙分,所以故来,寻当相候。’”
《漢語大詞典》:玉德
古谓玉有五德,后常以喻素质之美。《梁书·王僧辩传》:“维尔世基 武子 ,族懋 阳元 ,金相比映,玉德齐温。” 唐 白居易 《雪中即事寄微之》诗:“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宋 苏轼 《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分類:五德素质
《國語辭典》:体质(體質)  拼音:tǐ zhí
1.身体。《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保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喜睡。」
2.身体的健康水准和抵抗疾病的适应能力。《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体质方刚,器干强固。」
《漢語大詞典》:粹质(粹質)
纯美的素质。《剪灯馀话·琼奴传》:“ 琼奴 无復昔时容态,而青年粹质,终异常人。” 清 陈确 《祭祝开美文》:“呜呼 开美 ,生禀粹质!孝亲悌弟,诚心恳惻。”
分類:纯美素质
《漢語大詞典》:体分(體分)
(1).秉赋和素质。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 张良 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 韩信 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
(2).职分;身分。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至於体分冥固,道契不坠……其揆一也。” 李善 注:“言至於君臣之体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契,亦存而不坠。” 宋 邵雍 《寄商守宋郎中》诗:“初返 洛 城无限事,闲人体分似相违。”
《漢語大詞典》:翚衣(翬衣)
皇后服之一种,素质、五色、以翚雉为领褾。隋书·礼仪志六:“从皇帝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则服翬衣。”原注:“素质,五色。”《旧五代史·唐书·昭懿皇后传》:“有鹊巢之高,无翬衣之贵,贞魂永逝,懿范常存。”
《漢語大詞典》:资朴(資朴)
天资素质。荀子·性恶:“使夫资朴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杨倞 注:“使质朴资材自善,如闻见之聪明常不离於耳目,此乃天性也。”
分類:天资素质
《漢語大詞典》:优生(優生)
(1).有利于生存者。荀子·礼论:“故变而饰,所以灭恶也;动而远,所以遂敬也;久而平,所以优生也。”
(2).生育的孩子素质优良。《人民日报》1982.3.14:“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继续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漢語大詞典》:情质(情質)
(1).犹衷情。《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姜亮夫 校注:“质, 王 注:‘性也。’非也。 朱熹 以为交质,义较佳,而仍未允。质,至也。情质,犹今言情之所衷矣。”
(2).性情与素质。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不知动静所生之阴阳,为寒暑、润燥、男女之情质,乃固有之藴。”
《漢語大詞典》:庸素
素质凡庸。梁书·袁昂传:“自承麾旆届止,莫不膝袒军门,惟僕一人敢后至者,政以内揆庸素,文武无施,直是东国贱男子耳。”
分類:素质凡庸
《漢語大詞典》:本底
根底,素质。《歧路灯》第九六回:“原来 盛希侨 是个本底不坏的人。少年公子性儿……也就吃亏祖有厚貽,缺少调教。毕竟性质亢爽,心无私曲。”
分類:根底素质
《國語辭典》:优生学(優生學)  拼音:yōu shēng xué
应用遗传学原理,改进未来人类体质和心智的科学。为英语eugenics的音意兼译名词。也称为「善种学」、「淑种学」。
《国语辞典》:良莠不分  拼音:liáng yǒu bù fēn
好坏参差,素质不一。《清史稿。卷三七六。吴杰传》:「驭夷长策,当先剿后抚。未剿遽抚,良莠不分。」也作「良莠淆杂」。
《国语辞典》:良莠不一  拼音:liáng yǒu bù yī
好坏参差,素质不一。《清史稿。卷二八四。觉罗满保传》:「闽、浙两省棚民,以种麻靛、造纸、烧灰为业,良莠不一。」也作「良莠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