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微旨
亦作“ 微恉 ”。亦作“ 微指 ”。
(1).精深微妙的意旨。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究洞圣人之微恉。”《后汉书·徐防传》:“ 孔圣 既远,微旨将絶,故立博士十有四家,设甲乙之科,以勉劝学者。” 唐 李翰 《殷太师比干碑》:“夫子称 殷 有三仁,岂无微旨?” 宋 叶适 《沈仲一墓志铭》:“有 彬老 者,北游 程 氏师生间,得性命微旨,经世大意。” 清 方苞 《又书〈封禅书〉后》:“盖谓传所称封禪者七十二君,本无稽之言,但以是致怪物与神通,则举之不以其事,而上古封禪之有无,又不足辨矣。此 子长 之微指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书〉与〈诗〉》:“其序列先后, 宋 人多以为即 孔子 微旨所寓,然古诗流传来久,篇次未必一如其故,今亦无以定之。”
(2).隐而未露的意愿。《汉书·翟方进传》:“奏事亡不当意,内求人主微指以固其位。”《宋书·恩倖传·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 宋 陆游 《南唐书·周宗传》:“一日, 烈祖 临镜理白髮,太息曰:‘功业成而吾老矣,奈何!’ 宗 适侍侧,悟微指,乃请如 广陵 ,讽 让皇 以禪代事。” 尚秉和 《北京政府成立》:“时北洋老将数十人,统兵十餘万,胥听内阁指撝,无或违,然内阁微恉鲜能明也。”
(1).精深微妙的意旨。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究洞圣人之微恉。”《后汉书·徐防传》:“ 孔圣 既远,微旨将絶,故立博士十有四家,设甲乙之科,以勉劝学者。” 唐 李翰 《殷太师比干碑》:“夫子称 殷 有三仁,岂无微旨?” 宋 叶适 《沈仲一墓志铭》:“有 彬老 者,北游 程 氏师生间,得性命微旨,经世大意。” 清 方苞 《又书〈封禅书〉后》:“盖谓传所称封禪者七十二君,本无稽之言,但以是致怪物与神通,则举之不以其事,而上古封禪之有无,又不足辨矣。此 子长 之微指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书〉与〈诗〉》:“其序列先后, 宋 人多以为即 孔子 微旨所寓,然古诗流传来久,篇次未必一如其故,今亦无以定之。”
(2).隐而未露的意愿。《汉书·翟方进传》:“奏事亡不当意,内求人主微指以固其位。”《宋书·恩倖传·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 宋 陆游 《南唐书·周宗传》:“一日, 烈祖 临镜理白髮,太息曰:‘功业成而吾老矣,奈何!’ 宗 适侍侧,悟微指,乃请如 广陵 ,讽 让皇 以禪代事。” 尚秉和 《北京政府成立》:“时北洋老将数十人,统兵十餘万,胥听内阁指撝,无或违,然内阁微恉鲜能明也。”
《漢語大詞典》:微意
(1).隐藏之意;精深之意。《后汉书·庞参传》:“拜 参 为 汉阳 太守。郡人 任棠 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 到,先候之, 棠 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主簿白以为倨。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如并侍左右,必能发起微意,增广徽猷者也。”《魏书·和跋传》:“ 毗 等解其微意,诈称使者,云奔 长安 追之不及。”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子能详微意,知所激刺,亦无患子矣。”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今之衮衮诸公及其叭儿,盖亦深知 中国 已将卖絶,故在竭力别求卖国者以便归罪,如《汗血月刊》之以 明 亡归咎于东林,即其微意也。”
(2).微薄的心意。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操 《与诸葛亮书》:“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宋 王安石 《精卫》诗:“帝子衔寃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哉?”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非常感谢 佐藤 先生,你遇到他时,祈代转此微意。”
(2).微薄的心意。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操 《与诸葛亮书》:“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宋 王安石 《精卫》诗:“帝子衔寃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哉?”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非常感谢 佐藤 先生,你遇到他时,祈代转此微意。”
《漢語大詞典》:至数(至數)
《漢語大詞典》:妙思
精妙的构思。《陈书·司马申传》:“﹝ 申 ﹞十四便善弈棊…… 子春 素知 申 ,即於坐所呼与为对, 申 每有妙思, 异 ( 朱异 )观而奇之,因引 申 游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易者虽不紧要,亦当冥心搜句,或成三二篇,则妙思种种出焉。”
(1).精深的思想。妙,通“ 眇 ”,深远。 汉 王充 《论衡·艺增》:“诸子之文,笔墨之疏,大贤所著,妙思所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易》之《文》《繫》,圣人之妙思也。”
(2).深思,认真思考。妙,通“ 眇 ”,深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碁閒设,终以六博。”
(1).精深的思想。妙,通“ 眇 ”,深远。 汉 王充 《论衡·艺增》:“诸子之文,笔墨之疏,大贤所著,妙思所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易》之《文》《繫》,圣人之妙思也。”
(2).深思,认真思考。妙,通“ 眇 ”,深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碁閒设,终以六博。”
《漢語大詞典》:遗旨(遺旨)
(1).谓遗却精深的旨意。《文选·左思〈魏都赋〉》:“虽选言以简章,徒九復而遗旨。” 李善 注:“言虽选言简章,徒至九復,而犹遗其精旨也。”
(2).指前人精深的旨意。《晋书·慕容翰载记》:“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宋书·谢灵运传》:“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遗旨。” 宋 刘克庄 《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 孔 颜 犹有遗旨。”
(3).遗言;遗嘱。《宋书·孝义传·余齐民》:“ 齐民 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慟殞亡。”
(4).犹遗诏。《晋书·何充传》:“及帝崩, 充 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 穆帝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后妃》:“自孟夏弗豫,有遗旨,金银珠玉不许自随。”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三:“伏以万机至重,遗旨难违,再献表章,上尘旒扆。”
(2).指前人精深的旨意。《晋书·慕容翰载记》:“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宋书·谢灵运传》:“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遗旨。” 宋 刘克庄 《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 孔 颜 犹有遗旨。”
(3).遗言;遗嘱。《宋书·孝义传·余齐民》:“ 齐民 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慟殞亡。”
(4).犹遗诏。《晋书·何充传》:“及帝崩, 充 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 穆帝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后妃》:“自孟夏弗豫,有遗旨,金银珠玉不许自随。”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三:“伏以万机至重,遗旨难违,再献表章,上尘旒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