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金粟  拼音:jīn sù
1.灯花。唐。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诗:「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
2.相传是维摩诘的前身。参见「维摩诘」条。南朝梁。陆倕〈志法师墓志铭〉:「欲化毗城,金粟降灵。」
3.木犀科「木犀」、「木樨」,即通称「桂花」的别名。参见「木樨」条。
《國語辭典》:脱粟(脫粟)  拼音:tuō sù
仅去除皮壳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
《漢語大詞典》:斗粟
(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粮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宋史·食货志上二:“尺縑斗粟,未闻有所增益。” 明 张居正 《答广中督抚书》:“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积年逋寇,皆束手归降。”
(2).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 汉文帝 刘恒 之弟 淮南厉王 刘长 谋反失败,被押解去 蜀郡 严道县 ,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晋书·王沈等传论:“‘斗粟’兴謡,‘踰里’成咏。”新唐书·吴兢传:“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诛,一子以罪謫去,惟 相王 朝夕左右。‘斗粟’之刺,《苍蝇》之诗,不可不察。”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 周公 管 蔡 ,不免相兵。兄弟之间,圣贤所难。下至 汉文 , 淮南 斗粟。 魏 邸急语, 唐 宫飞鏃。贵极万乘,富兼九州。岂曰无家,兄弟为讐。”参见“ 尺布斗粟 ”。
《國語辭典》:尺布斗粟  拼音:chǐ bù dǒu sù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秦孝王俊传。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也作「斗粟尺布」。
《漢語大詞典》:积粟(積粟)
(1).谓贮存谷物。战国策·秦策四:“无把銚推耨之势,而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 唐 韩愈 《乌氏庙碑铭》:“积粟厉兵,出入耕战。”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状·议守》:“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廩皆满。”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第二问》:“清句数矣,乏伍犹故也;积粟课矣,空廩犹故也。”
(2).指贮存起来的谷物。韩非子·十过:“城郭不治,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邑无守具。”史记·李斯列传:“ 斯 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廡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汉书·霍去病传:“至 窴颜山 赵信城 ,得 匈奴 积粟食军。”
分類:贮存谷物
《國語辭典》:菽粟  拼音:shú sù
豆类及谷类。《孟子。尽心上》:「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分類:小米粮食
《漢語大詞典》:一粟
(1).古代长度和重量单位。《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銖,十二銖而当半两。”
(2).喻物之细微渺小。 宋 欧阳修 《憎蚊诗》:“惟尔於其间,有形纔一粟。” 宋 苏轼 《赤壁赋》:“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漢語大詞典》:刍粟(芻粟)
刍粮。 宋 曾巩 《王中正种谔降官制》:“兵西出则近,而尔等东繇 绥德 回远之路,以疲士马,费芻粟,致功用不集。”明史·杨博传:“时 右衞 围六月,守将 王德 战亡,城中芻粟且尽,士死守无二心。”
《国语辞典》:粟帛  拼音:sù bó
谷粟与布帛。《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融常使人遗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来救。」
分类:布帛
《漢語大詞典》:挽粟(輓粟)
运送粮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又使天下蜚芻輓粟,起於 黄 、 腄 、 琅邪 负海之郡,转输 北河 ,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胡琴婢胜儿》:“ 河 湟 咫尺不能收,輓粟推车徒兀兀。”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之四:“敢道投竿追 郅惲 ,正愁輓粟少 萧何 。”
《漢語大詞典》:转粟(轉粟)
运送谷物。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 元 傅若金 《兴安县》诗:“转粟未休 漓水 役,负戈犹发 夜郎 兵。” 清 宋琬 《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衔枚荷戈戟,转粟穷脂膏。”
分類:运送谷物
《國語辭典》:廪粟(廩粟)  拼音:lǐn sù
1.公家库藏的谷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散府馀财以赐孤寡。」
2.公家所供给的饷俸。唐。韩愈〈进学解〉:「月费俸钱,岁糜廪粟。」元。马祖常〈室妇叹〉诗:「咄哉室妇尔何为,卉衣廪粟充冻饥。」
《漢語大詞典》:谷粟(穀粟)
谷类的总称。后汉书·樊準传:“ 準 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期年间,穀粟丰贱数十倍。”宋史·儒林传六·陈亮:“穀粟、桑麻、丝枲之利,岁耗於一岁;禽兽、鱼鳖、草木之生,日微於一日。”元史·庆童传:“ 脱脱 以太师、右丞相统大兵南征,一切军资、衣甲、器仗、穀粟、薪藁之属,咸取具於 江 浙 , 庆童 规措有方,陆运川输,千里相属,朝廷赖之。”
分類:谷类
《漢語大詞典》:仓粟(倉粟)
仓库中贮藏的米谷。吕氏春秋·士节:“ 晏子 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史记·货殖列传:“ 秦 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 任氏 独窖仓粟。” 唐 白居易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诗:“仓粟餧家人,黄縑裹妻子。”
《漢語大詞典》:红粟(紅粟)
储藏过久而变为红色的陈米。亦指丰足的粮食。 宋 王禹偁 《赠吕通秘丞》诗:“闻君公事苦喧卑,红粟堆边独敛眉。” 清 唐孙华 《南巡扈跸诗为宋药洲太史赋》:“红粟千车助饱腾,紫臺万里亲输送。”
《漢語大詞典》:米粟
米和粟。泛指粮食。墨子·鲁问:“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书·费誓“我惟征 徐戎 ,峙乃糗粮” 唐 孔颖达 疏:“预贮米粟谓之储峙。”
分類:米粟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