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3,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耕籍
门籍
除籍
民籍
别籍
生籍
税籍
古籍
校籍
故籍
籍名
案籍
宗籍
玉籍
不籍
《漢語大詞典》:耕籍
见“ 耕藉 ”。
《漢語大詞典》:耕藉
亦作“ 耕籍 ”。亦作“ 耕耤 ”。 古时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藉田,种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劝农。历代皆有此制,称为耕藉礼或籍田礼。据礼记·月令,其礼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至 清 末始废。礼记·祭义:“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宋书·礼志一:“ 晋 武帝 末,有司奏:‘古诸侯耕籍百亩,躬秉耒耜,以奉社稷宗庙,以劝率农功。今诸侯治国,宜修耕籍之义。’”旧唐书·礼仪志四:“ 玄宗 欲重劝耕藉,遂进耕五十餘步,尽壠乃止。”清史稿·礼志二:“ 乾隆 三年,帝初行耕耤礼,先期六日,幸 丰泽园 演耕,届日饗先农,行四推。”
《國語辭典》:门籍(門籍)  拼音:mén jí
1.古时宫门的册籍,籍中有名者方许出入。《汉书。卷五二。窦婴传》:「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2.家世。《文选。任昉。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
《國語辭典》:除籍  拼音:chú jí
除去名籍。《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黄夷简传》:「景德中,夷简被病,告满二百日,御史台言当除籍。」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怎生勾除籍不做娼,弃贱得为良。」
《國語辭典》:民籍  拼音:mín jí
人民的户籍。清朝时各色人户,凡是不属于军、商、灶籍的,都编为民籍。
《漢語大詞典》:别籍
另立的簿册。新五代史·杂传·王处直:“阴疏甲士姓名,自队长已上藏於别籍,其后因事诛之。”
分類:簿册
《漢語大詞典》:生籍
旧谓登记投生者的册子。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北 酆 落死名,南斗上生籍。” 前蜀 杜光庭 《骆将军醮词》:“落罪书於北府,纪生籍於 南昌 。”
《國語辭典》:税籍(稅籍)  拼音:shuì jí
稽徵机关针对课税对象所建立的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人姓名、住址、个人身分證统一编号或营利事业统一编号等,其他记载则依各税目的特性分别订定。
分類:征税簿册
《國語辭典》:古籍  拼音:gǔ jí
古书。如:「图书馆善本室中珍藏许多古籍,但仅供馆内阅览,不可借出。」南朝宋。谢灵运 鞠歌行:「览古籍,信伊人,永言知己感良辰。」唐。杨衡〈游陆先生故岩居〉诗:「拾薪遇遗鼎,探穴得古籍。」《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列传三。刘文淇列传》:「文淇稍长,即研精古籍,贯串群经。」
《漢語大詞典》:校籍
考订典籍。 南朝 梁 沈约 《论谱籍疏》:“於是东堂校籍,置郎令史以掌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若水 乘驛赴闕,命以道官,至 蕋珠殿 校籍,视殿修撰。” 明 唐顺之 《寄姜白二子》诗:“画省熏香行载槖, 石渠 校籍坐然藜。”
分類:考订典籍
《漢語大詞典》:故籍
旧籍;古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致堂胡氏:“比出阁,翻閲故籍始得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康熙壬午江南试官:“安得徧徵故籍,召集名流,一一订正之。” 闻一多 《给梁实秋吴景超诸先生书一》:“归家以后,埋首故籍,‘著述热’又大作。”
分類:古书
《漢語大詞典》:籍名
列入名册。 唐 白居易 《李演除左卫上将军制》:“某官 李演 ,尝从 德宗皇帝 南蒐于 梁 。籍名功臣,谓之定难。”
分類:列入名册
《漢語大詞典》:案籍
查考典籍。后汉书·冯异传:“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勋烈,披图案籍, 建武 元功二十八将,佐命虎臣,讖记有徵。”
分類:查考典籍
《漢語大詞典》:宗籍
(1).皇族的谱牒。 唐 元稹 《赠田弘正父庭玠等制》:“惟尔 弘正 ,为朕 方叔 ,以殿大邦;惟尔 夷简 ,为朕 河间 ,以光宗籍,惟尔 度 ,为朕 吕望 ,以司专征。” 宋 曾巩 《公族议》:“后世公族无封国采地之制,而有列於朝,有赐於府,是亦亲而贵之爱而富之之意也。其名书於宗籍者,繁衍盛大,实国家庆。”
(2).指宗室的身份。清史稿·庄亲王舒尔哈齐传:“ 阿敏 得罪,夺爵,削宗籍。”
《漢語大詞典》:玉籍
仙人的名籍。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玉籍标人瑞,金丹化地仙。” 前蜀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名称玉籍仙坛上,家寄 闽山 画障中。”《群音类选·青莲记·明皇游月宫》:“使丹臺玉籍名无有,今日方知差谬。”
分類:仙人名籍
《漢語大詞典》:不籍
犹言不劳,不须。籍,通“ 藉 ”。周书·文帝纪上:“此乃行路所知,不籍一二谈也。”
分類:不劳不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