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物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史记》曰:「管仲夷吾者,颍上人。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语林曰:「初温奉使劝进,晋王大集宾客见之。温公始入,姿形甚陋,合坐尽惊。既坐,陈说九服分崩,皇室弛绝,晋王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无主,闻者莫不踊跃,植发穿冠。王丞相深相付托。温公既见丞相,便游乐不住,曰:『既见管仲,天下事无复忧。』」
相关人物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相关人物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戌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晋·杜预注:「连称、管至父,皆齐大夫。戍,守也。葵丘,齐地,临淄县西有地名葵。」
更怜羁旅客,从此罢葵丘。 王纬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伶伦吹:咏音乐、音律。唐李商隐《钧天》:“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伶伦采: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元稹 寺院新竹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李商隐 钧天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李贺 苦篁调啸引
肉管伶伦曲,箫韶清庙章。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律比昆崙竹,音知燥湿弦。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祗应更指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柳宗元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裴次元 律中应钟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赵嘏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 韩愈 嘲鼾睡二首
相关人物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 白居易 新乐府(并序)之道州民之美(一有贤字)臣遇明主也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相关人物
「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扶持社稷似齐桓,百万雄师贵可观。 贯休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书曰:「先其算命。」本起于黄钟之数,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历十二辰之数,十有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数备矣。……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阴阳之应也。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钟,二曰太族,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亡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应钟,四曰大吕,五曰夹钟,六曰中吕。……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定。黄钟: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钟者,种也。天之中数五,五为声,声上宫,五声莫大焉。地之中数六,六为律,律有形有色,色上黄,五色莫盛焉。故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以黄色名元气律者,著宫声也。宫以九唱六,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始于子,在十一月。大吕:吕,旅也,言阴大,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位于丑,在十二月。太族:族,奏也,言阳气大,奏地而达物也。位于寅,在正月。夹钟,言阴夹助太族宣四方之气而出种物也。位于卯,在二月。姑洗:洗,絜也,言阳气洗物辜絜之也。位于辰,在三月。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于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位于巳,在四月。蕤宾:蕤,继也,宾,导也,言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也。位于午,在五月。林钟:林,君也,言阴气受任,助蕤宾君主种物使长大楙盛也。位于未,在六月。夷则:则,法也,言阳气正法度而使阴气夷当伤之物也。位于申,在七月。南吕:南,任也,言阴气旅助夷则任成万物也。位于酉,在八月。亡射:射,厌也,言阳气究物而使阴气毕剥落之,终而复始,亡厌已也。位于戌,在九月。应钟,言阴气应亡射,该臧万物而杂阳阂种也。位于亥,在十月。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晋·杜预注:「乾时之役,管仲射桓公,中带钩。」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管仲曰:「臣有宠矣,然而臣卑。」公曰:「使子立高、国之上。」管仲曰:「臣贵矣,然而臣贫。」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管仲曰:「臣富矣,然而臣疏。」于是立以为仲父。
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射后呼父,钓翁王春师。 杜牧 杜秋娘诗
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汤作〈护〉,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护,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继尧也。
窃以舜韶始唱,灵仪自舞;陈律才暄,风心竟萼。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旧题汉·孔安国传:「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唐·孔颖达疏:「箫是乐器之小者。『言箫见细器之备』,谓作乐之时,小大之器皆备也。」
如何一借羊角风,来听箫韶九成曲。 刘禹锡 吐绶鸟词
赐燕聆箫韶,侍祠阅琮璧。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李峤 箫
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 梁铉 天门街观荣王聘妃
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 沈亚之 西蕃请谒庙
过客闻韶濩,居人识冕旒。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无因奏韶濩,流涕对幽篁。 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苏颋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韦庄 村笛
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鲍溶 忆郊天
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箫韶旧鼓钟。 鲍溶 闻国家行将封禅聊抒臣情
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黄颇 风不鸣条
相关人物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其妾婧进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忧色,敢问国家之事耶?君之谋也?」管仲曰:「非汝所知也。」婧曰:「妾闻之也,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管仲曰:「何谓也?」「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于是管仲乃下席而谢曰:「吾请语子其故。昔日,公使我迎宁戚,宁戚曰:『浩浩乎白水!』吾不知其所谓,是故忧之。」其妾笑曰:「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鯈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此宁戚之欲得仕国家也。」管仲大悦,以报桓公。桓公乃脩官府,齐戒五日,见宁子,因以为佐,齐国以治。君子谓妾婧为可与谋。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此之谓也。
听曲知宁戚,夷吾因小妻。 李白 鞠歌行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宋·邢炳疏:「微,无也。衽谓衣衿。衣衿向左谓之左衽,夷狄之人被发左衽,言无管仲则君不君,臣不臣,中国皆为夷狄。故云吾其被发左衽也。」
(2).犹言见识浅陋狭小。常用作谦词。《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臣以顽昧,独献微管,所以勤勤恳恳,必诉丹诚者,实恐 义康 年穷命尽,奄忽于南,遂令陛下有弃弟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