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6,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品酒
仪数
官级
顶带
军阶
牲礼
亡等
饰棺
下级
科定
等叙
级次
秩服
躇阶
轨等
《国语辞典》:品酒  拼音:pǐn jiǔ
饮酒而品评其滋味及等级。如:「他在品酒方面很有一套。」
《漢語大詞典》:仪数(儀數)
礼仪规定的等级。 宋 曾巩 《膳部制》:“牲豆酒膳,辨其仪数而修其政。” 宋 曾巩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视仪数於三台,超爵名於五等。”
《漢語大詞典》:官级(官級)
官吏的等级。《汉书·武帝纪》“受爵赏而欲移卖者” 唐 颜师古 注:“此詔言欲移卖爵者,无有差次,不得流行,故为置官级也。”
分類:官吏等级
《漢語大詞典》:顶带(頂帶)
清 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 清 梅曾亮 《总兵刘公清家传》:“至是遂授 云南 布政使,旋以二品顶带留 山东 盐运使任。”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汶上 老人 白英 ,前代之有功 黄河 者也,立祠 戴村 ,子孙荫袭顶带。”《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这个翰林祇能算做顶带荣身,不能按资升转。”参见“ 顶子 ”、“ 顶戴 ”。
《國語辭典》:军阶(軍階)  拼音:jūn jiē
军衔的等级。如:「他现在的军阶是少尉,属基层干部。」
分類:军衔等级
《國語辭典》:牲礼(牲禮)  拼音:shēng lǐ
将牲畜宰杀、洁净后,用来祭祀之礼。《书经。舜典》:「望秩于山川」句下汉。孔安国。传:「谓五岳牲礼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馀视伯子男。」
《漢語大詞典》:亡等
谓无视礼法、等级制度。 清 曾国藩 《葛寅轩先生家传》:“吾乡风气淳古,士人循循不敢偝越礼法,以自放其亡等之欲。” 清 谭嗣同 《仁学》八:“忠孝既为臣子之专名,则终必不能以此反之。虽或他有所摭,意欲詰诉,而终不敌忠孝之名为名教之所出,反更益其罪,曰怨望,曰觖望,曰怏怏,曰腹诽,曰訕谤,曰亡等,曰大逆不道。”
《漢語大詞典》:饰棺(飾棺)
古人按等级以不同织物装饰覆盖棺柩。左传·文公十五年:“ 齐 人或为 孟氏 谋,曰:‘ 鲁 ,尔亲也。饰棺寘诸 堂阜 , 鲁 必取之。’” 杜预 注:“饰棺不殯,示无所归。” 杨伯峻 注:“古人于死人之棺木及其载柩之车,依天子、诸侯、大夫、士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装饰,谓之饰棺。”礼记·丧大记:“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火三列,黻三列,素锦褚,加伪荒……皆戴圭,鱼跃拂池。”
《國語辭典》:下级(下級)  拼音:xià jí
较低的等级。如:「下级单位是否能贯彻上级长官的作业规范,是成功的关键。」
《国语辞典》:科定  拼音:kē dìng
依事物之品类而规定其等级。《书经。禹贡》「厥赋惟上上错」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此计大率所得,非上科定也。」
《漢語大詞典》:等叙
(1).定等级次序。周礼·春官·巾车:“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
(2).指等级顺序。孟子·滕文公上“长幼有叙” 宋 孙奭 疏:“长幼有等叙。”
《国语辞典》:级次(级次)  拼音:jí cì
等级次第。如:「这些水果分级次来卖,价格也相差很多。」
《漢語大詞典》:秩服
爵禄与服饰的等级。史记·齐太公世家:“ 釐公 同母弟 夷仲年 死。其子曰 公孙无知 , 釐公 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国语辞典》:躇阶(躇阶)  拼音:chú jiē
不依台阶等级,跨越数级而下。《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知之,躇阶而走。」汉。何休。解诂:「躇犹超遽不暇以次。」
《漢語大詞典》:轨等(軌等)
法度和等级。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準,志不敢凌轨等。”
分類:法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