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笙诗(笙詩)  拼音:shēng shī
《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等六篇,俱有义无辞,后人以为古者乡饮酒燕礼皆用以配他诗,以笙奏之,一歌一吹,故称为「笙诗」。
《骈字类编》:笙笛
唐书韦绦传见杯案下笙李绅悲善才诗翠娥列坐层城女笛 参差齐笑语
分类:笙笛
《漢語大詞典》:笙篁
即笙。笙由密集而长短不一的竹管制成,故称。 唐 孟郊 《长安道》诗:“高阁何人家,笙篁正喧吸。” 唐 李绅 《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唐 无名氏 《竹枝子曲》:“罗幌尘生,帡幃悄悄,笙篁无绪理。”
《骈字类编》:笙鼓
诗籥舞笙鼓乐既和奏传秉籥而舞与笙鼓相应
《漢語大詞典》:和笙
小笙。 唐 李百药 《笙赋》:“纵调文於雅笛,留神思於和笙。”宋史·乐志四:“匏部有六:曰竽笙,曰巢笙,曰和笙,曰闰餘匏,曰九星匏,曰七星匏。”
《漢語大詞典》:龙笙(龍笙)
笙的一种。指声如龙吟或以龙为饰的笙。 唐 卢仝 《题褚遂良孙庭竹》诗:“负霜停雪旧根枝,龙笙凤管君莫截。”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龙笙罢奏凤絃停,共听娇喉一鶯囀。”参见“ 龙笛 ”。
分類:如龙
《漢語大詞典》:龙笛(龍笛)
亦作“ 龙篴 ”。 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 汉 马融 《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叅钟石之经纬,於是凤簫輟吹,龙笛韜吟。” 宋 姜夔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词:“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元史·礼乐志五:“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分類:据说水中
《漢語大詞典》:合笙
见“ 合生 ”。
《國語辭典》:合生  拼音:hé shēng
1.唐代的一种伎艺。表演时以歌咏为主,并穿插舞蹈。《新唐书。卷一一九。武平一传》:「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
2.宋代的一种说唱伎艺。艺人在表演当场指物赋诗。宋。洪迈《夷坚支志乙。卷六。合生诗词》:「江浙间路岐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谓之『合生』。」也称为「合笙」、「唱题目」。
《漢語大詞典》:鹤笙(鶴笙)
指仙乐。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姚明府:“ 杭州 太守 徐信轩 先生 敬 为作啟徵诗,词气雄壮,结段尤佳,云:‘当夫神祠月黑,山阿雨来,远闻鹤笙,自天而下。’”
分類:仙乐
《漢語大詞典》:笙籁(笙籟)
笙和籁。籁,古管乐器,箫属,三孔。 元 李材 《席上赋老松怪柏图》:“枝柯千尺入层汉,笙籟万壑鸣惊湍。”
《分类字锦》:为笙(为笙)
吴筠 绿竹诗 何当逄采拾,为君笙与篪。
分类:
《骈字类编》:笙囊
唐 李商隐 河阳诗 绿绣笙囊不见人,一口红霞夜深嚼。
《漢語大詞典》:匏笙
(1).即笙。因用匏为座,故名。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音者,土曰塤,匏曰笙。”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大匏笙二,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凤翼……又有小匏笙二,製如大笙。”
(2).泛指乐器。 清 丁澎 《〈定山堂诗馀〉序》:“诗为有律之文章,而非匏笙之辞曲矣。”
分類:乐器
《漢語大詞典》:笙匏
笙和匏。匏,指笙竽一类的管乐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言之秀矣,万虑一交。动心惊耳,逸响笙匏。”
《骈字类编》:琴笙
唐 沈佺期 哭道土刘无得 花月留丹洞,琴笙阁翠微。
唐 李群玉 池州封员外郡斋双鹤丹顶霜翎仙态浮旷罢政之日因呈此章 寒溪侣云水,朱阁伴琴笙。
《骈字类编》:紫笙
胡宽 鸾童乘月吹紫笙,不比琵琶怨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