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月窟
(1).传说月的归宿处。汉武帝内传:“仰上升絳庭,下游月窟阿。”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二:“官军西出过 楼兰 ,营幕傍临月窟寒。” 宋 邵雍 《秋怀》诗之三二:“脱衣掛扶桑,引手探月窟。”
(2).泛指边远之地。 唐 李白 《苏武》诗:“渴饮月窟水,飢飡天上雪。”
(3).月宫;月亮。 晋 挚虞 《思游赋》:“观玄鸟之参趾兮,会根壹之神筹;扰毚兔于月窟兮,詰 姮娥 于蓐收。” 唐 卢肇 《天河赋》:“光连月窟,何慙媚以怀珠;影照天津,岂愧浄而如练。” 宋 王禹偁 《商山海棠》诗:“桂须辞月窟,桃合避仙源。” 明 谢谠《四喜记·禁苑奇逢》:“玉兔岂尝离月窟,竹狸空想喫天鹅。”红楼梦第五十回:“ 寳琴 也忙笑道:‘月窟翻银浪。’ 湘云 忙联道:‘霞城隐赤标。’”
《國語辭典》:窟宅  拼音:kū zhè
1.地下室。也作「窟室」。
2.巢穴、根据地。《文选。左思。吴都赋》:「颠覆巢居,剖破窟宅。」
3.住、居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漢語大詞典》:龙窟(龍窟)
即龙宫。 南朝 梁简文帝 《上菩提树颂启》:“弘龙窟之威,绍 鷲山 之法。” 唐 项斯 《浊水求珠》诗:“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 宋 秦观 《还自汤泉十四韵》:“霸祠题玉筯,龙窟受金波。” 明 高启 《玩月》诗:“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参见“ 龙宫 ”。
分類:龙宫
《國語辭典》:龙宫(龍宮)  拼音:lóng gōng
神话传说中龙王所住的宫阙。唐。杜光庭《录异记。卷五。龙》:「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馀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宫在其下矣。」
《國語辭典》:三窟  拼音:sān kū
三个洞穴。比喻避祸计虑的周密。《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分類:洞穴避祸
《國語辭典》:窟穴  拼音:kū xuè
1.洞穴。《韩非子。说疑》:「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
2.敌军或盗贼藏匿的根据地。《晋书。卷七一。王鉴传》:「六军既赡,战士思奋,尔乃乘隙骋奇,扰其窟穴。」《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会前刺史继死,咸言牙城有物怪,不敢居。吉甫命菑除其署以视事,吏由是安。诛破奸盗窟穴,治称流闻。」
《骈字类编》:水窟
南北朝 张正见 紫骝马 影绝乾河上,声流水窟中。
《漢語大詞典》:仙窟
仙境。亦泛指仙人所居的洞府。 宋 苏舜元 苏舜钦 《水轮联句》:“ 咸渊 日微堕,仙窟月初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后会仙记》:“ 五代 周 时,我两人逃难相失,兄落尘界,妹归仙窟,遂永不相知。”
《漢語大詞典》:山水窟
风景佳胜之处。 宋 苏轼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诗:“ 餘杭 自是山水窟,侧闻 吴兴 更清絶。” 元 王恽 《涌金游》诗:“我来爱此山水窟,天气着物清而温。”
分類:风景
《國語辭典》:理窟  拼音:lǐ kū
1.道理的深奥处。南朝梁。元帝〈侍中吴平光侯墓志〉:「学兼义府,谈均理窟。」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足下素挺词峰,兼长理窟。」
2.书名。经学理窟的简称。宋张载撰,十卷。言性理之书。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二。子部。儒家类。张子全书》。
《漢語大詞典》:蟾窟
犹蟾宫。 宋 张先 《少年游慢》词:“昼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宋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 鷲峰 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清 陈维嵩 《百字令》词:“ 淮王城 下,有扶疎丛桂,香分蟾窟。”
分類:蟾宫
《漢語大詞典》:兔窟
(1).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 宋 程俱 《山中对酒》诗:“何年顾兔窟,桂子落山腹。” 元 袁桷 《客舍书事》诗之六:“犬能搜兔窟,马解避驰车。”
(2).“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处甚多,避祸有术。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严嵩:“ 郿坞 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
(3).指明月。 清 陈维嵩 《月当厅·虎丘中秋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词韵》:“斜倚广寒,一望兔窟清深。”
《國語辭典》:石窟  拼音:shí kū
1.泛指依山岩凿成的石室。《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郭瑀传》:「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物异》:「舞溪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馀,照人五脏。」
2.内有石刻佛像或叙述佛教故事壁画的石洞,如大陆地区的敦煌、云岗和龙门石窟。
《韵府拾遗 东韵》:窟中
张正见诗影绝乾河上声流入窟中
《漢語大詞典》:神仙窟(神僊窟)
神仙居外。亦用以比喻隐居处或逍遥自在的住所。 唐 樊夫人 《答裴航》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 云英 ; 蓝桥 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 唐 皮日休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次韵属和》之二:“能諳肉芝样,解讲隐书文,终古神仙窟,穷年麋鹿羣。”亦作“ 神僊窟 ”。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参相》:“人人道是玉桥边开着两房慷慨 孟尝 门,凤城中盖着一所异样神僊窟。”
《漢語大詞典》:城窟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 长城 窟,水寒伤马骨。”后以“城窟”称 长城 边的泉眼。 明 《送康元龙之灵武》诗:“城窟莫教频饮马,水声呜咽动乡愁。”
分類:长城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