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挪骚窝儿(挪骚窝儿)  拼音:nuó sāo wō ér
北京俗例,母亲带著满月后的婴儿回娘家拜访,称为「挪骚窝儿」。
《国语辞典》:貔子窝港(貔子窝港)  拼音:pí zǐ wō gǎng
地名。位于辽东半岛南岸,大连湾之东,当清水河入海的海口;港口东南向,前有岛屿罗列,形势扼要。清光绪中日甲午战争时,日兵由此登岸以袭击旅顺。
《国语辞典》:球窝关节(球窝关节)  拼音:qiú wō guān jié
骨关节之一。相邻两骨骼中,一骨骼的一端为球形,嵌入另一骨骼的骨窝内,如肩关节即是。又称为「杵臼关节」。
《国语辞典》:绵袄改被窝(绵袄改被窝)  拼音:mián ǎo gǎi bèi wō
(歇后语)不知所从。因棉袄若改成被窝,则不够长,无法同时盖到头和脚,也就是两头无法兼顾。《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正应了句外话,叫作绵袄改被窝,两头儿苦不过来了。」
《国语辞典》: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  拼音:wō kuò tái hán guó
元代四个大汗国之一。元太宗后代封于此,控有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太宗之孙海都与忽必烈争夺皇位失败后,合并于察合台汗国。简称为「窝阔台」。
《国语辞典》:被窝里放屁(被窝里放屁)  拼音:bèi wō li fàng pì
(歇后语)独享。比喻祸福自取。如:「既然一人做事一人当,如今遇到这种情况他也只有被窝里放屁──独享了!」
《国语辞典》: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拼音:jīn wō yín wō bù rú zì jǐ de gǒu wō
形容任何地方都比不上自己的家舒适。如:「出国旅游固然愉快,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是自己的家最好。」
《国语辞典》:黑母鸹一窝儿(黑母鸹一窝儿)  拼音:hēi mǔ guā yī wō ér
(谚语)比喻和人分彼此,自异于人。《红楼梦》第六五回:「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如今连他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他,说他『雀儿拣著旺处飞,黑母鸹一窝儿。』」
《国语辞典》:老鸹窝里出凤凰(老鸹窝里出凤凰)  拼音:lǎo gua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
比喻平庸的父母却生了出色的儿女。《红楼梦》第六五回:「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有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国语辞典》:鸦窝里出凤凰(鸦窝里出凤凰)  拼音:yā wō li chū fèng huáng
(谚语)比喻平凡寒微人家,生出了俊秀的子女。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老的每道,这个是谁,是陈妈妈家大的个孩儿。嗨!鸦窝里出凤凰。」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折:「我觑了这女艳姿,如此这般蠢坌身子,粗奘腰肢;却生的这般俊秀的孩儿,敢则是鸦窝里出凤凰,粪堆上产灵芝。」
《国语辞典》:挑妻窝夫(挑妻窝夫)  拼音:tiāo qī wō fū
在夫妻家庭生活中挑拨是非。《红楼梦》第六五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伏侍他,才容下了。」
《国语辞典》:挑三窝四(挑三窝四)  拼音:tiǎo sān wō sì
搬弄口舌,挑拨是非。《红楼梦》第七一回:「少有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咬舌根,就是挑三窝四的。」也作「调三斡四」。
《国语辞典》:窝里发炮(窝里发炮)  拼音:wō lǐ fā pào
1.内讧,内部起冲突。《红楼梦》第六一回:「两个人窝里发炮,先吵的合府皆知,我们如何装没事人?」也称为「窝里炮」。
2.比喻意外、突然。《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骡子忽然窝里发炮的一闪,把那白脸儿狼从骡子上掀将下来。」
《国语辞典》:一窝一块(一窝一块)  拼音:yī wō yī kuài
聚集在一起。《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这好,足见爷的盛德。这一窝一块,省多少口面哩!」
分类:聚集
《国语辞典》:一窝一拖(一窝一拖)  拼音:yī wō yī tuō
全家。《红楼梦》第四回:「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些?」
分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