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空白  拼音:kòng bái
1.纸上没有被填满的部分。如:「画面要善留空白。」
2.空无所有。如:「他在画中留了一小片空白」、「他脑中一片空白。」
《國語辭典》:洞然  拼音:dòng rán
1.空空洞洞的样子。唐。皇甫枚《王知古》:「食顷,而震方洞然,心思稍安。」
2.明白清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敢此上问,不知李某罪起于何处?愿得副大使明白数他的过误,使某心下洞然。」
《國語辭典》:枵腹  拼音:xiāo fù
空著肚子。宋。陆游 幽居遣怀诗:「大患元因有此身,正须枵腹对空囷。」宋。范成大〈除夜感怀〉诗:「匏瓜谩枵腹,蒲柳无真姿。」
《國語辭典》:索索  拼音:suǒ suǒ
1.内心不安的样子。《易经。震卦。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还当是一班闹事的人,要哄他出去打,他抵死不敢出去,只是索索的抖。」
2.冷寂萧条的样子。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七首之一:「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
3.形容风的声音。隋。江总〈贞女峡赋〉:「山苍苍以坠叶,树索索而摇枝。」清。陈维崧 好事近。分手柳花天词:「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漢語大詞典》:中虚
(1).指胸腔。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 注:“心居於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 释:“指人体上的胸腔。”
(2).指心。子华子·北宫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於中虚,则荆棘生矣。” 宋 苏轼 《读道藏》诗:“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3).里面空虚。鹖冠子·学问:“中虚外博,虽博必虚。” 晋 傅咸 《琵琶赋序》:“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
(4).犹虚心。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是故 曾点 终於狂而不实,而 曾参 信道之后,遂能以中虚而不易终身之定守者,则夫子来归而后得斯人也。”
(5).中气虚弱。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國語辭典》:乘虚(乘虛)  拼音:chéng xū
1.凌空、腾空。《列子。周穆王》:「乘虚不坠,触实不碍。」《太平广记。卷四。阳翁伯》:「一日,忽有青童乘虚而至,引翁伯至海上仙山,谒群仙。」
2.趁人不备或守备空虚的时候。《后汉书。卷七○。荀彧传》:「布乘虚寇暴,震动人心。」《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倘曹兵乘虚而来,其势危矣。」
《國語辭典》:枵然  拼音:xiāo rán
1.大的样子。 南朝宋。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李善注引《庄子》:「非不枵然大也。」
2.空虚的样子。唐。刘禹锡〈犹子蔚适越诫〉:「若知彝器乎?始乎斲轮,因入规矩,刳中廉外,枵然而有容者。」
3.饥饿的样子。宋。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二首之一:「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
《漢語大詞典》:寥泬
(1).空虚幽静;开阔清朗。《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辞注:“泬寥,旷荡空虚,静也。” 吕向 注:“寥泬,深也。” 前蜀 贯休 《古镜词上刘侍郎》诗:“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沉沉。” 清 魏源 《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循海塘东西礮臺眺望一海角,划然长啸,水天寥泬。”
(2).指天空。太平广记卷一○二引《三宝感通记·新繁县书生》:“每至斋日,村人四远就设佛供。常闻天乐,声震寥泬,繁会盈耳。” 宋 林逋 《鸣皋》诗:“皋禽名秪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閒意到青云。”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辛丑月在子,层云掩寥泬。”
(3).寂寥;孤单。 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何 孔 孟 所称稀阔而不多歟?由 孔 孟 至於今,又加久矣,其可称者,何寥泬而不继歟?” 宋 刘敞 《秋雪寄献臣》诗:“出门顾道路,冰霰埋车辙。咫尺阻相过,谁当慰寥泬?” 清 龚自珍 《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天地有四时,莫病於酷暑,而莫善於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
《國語辭典》:虚薄(虛薄)  拼音:xū bó
才力薄弱。晋。潘岳〈在怀县作〉诗二首之二:「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
《國語辭典》:无聊赖(無聊賴)  拼音:wú liáo lài
1.潦倒失意而无所依靠。《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
2.郁闷、心烦。如:「百无聊赖」。
《漢語大詞典》:无无(無無)
连空虚无有也没有。 中国 古代道家认为的天地万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状态。后亦泛指虚无,乌有。《淮南子·道应训》:“予能无有矣,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又何从至於此哉?” 高诱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无形也。” 前蜀 贯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专一一, 黄梅真叟 却无无。” 宋 宋祁 《庭戒诸儿》:“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无有也,亦无无有,亦无无无,淡然无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二:“无无,然后平等。”
《國語辭典》:捣虚(擣虛)  拼音:dǎo xū
乘虚攻击。《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中。南诏传下》:「南诏必袭邕管,不先防近而图远,恐捣虚绝粮道,且深入。」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武安君出奇兵快捣虚,齐田单火牛阵有如脱兔。」
《漢語大詞典》:空然
(1).空虚貌。庄子·知北游:“ 光曜 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2).徒然。 唐 韩愈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慙汗仰皇扃。” 明 何景明 《恽功甫悼亡》诗之二:“平生《白头吟》,空然发悲调。”
《國語辭典》:孤虚(孤虛)  拼音:gū xū
术数用语。戌亥称为「孤」,辰巳称为「虚」。传说中这个日子不利嫁娶。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不甫能就三合天地婚,避孤虚日月轮,望十载功名志,感一朝雨露恩。」也作「空亡」。
《漢語大詞典》:趁虚
(1).见“ 趁墟 ”。
(2).趁其虚弱或空虚之时。《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未免是当初操劳太过,如今百病趁虚而入。” 所云平 史超 《东进!东进!》第三场:“命令你们二纵,乘船奔袭 姜堰 ,趁虚消灭保九旅旅部。”
《國語辭典》:趁墟  拼音:chèn xū
赶集。如:「天色微曦,便到市场趁墟去了。」明。林弼〈龙州〉诗三首之二:「趁墟野妇沽甜酒,候客溪童进辣茶。」
分類: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