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积久(積久)  拼音:jī jiǔ
长久累积。《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大汉之兴,亦累功效,吏皆积久,养老于官。」《文选。曹植。赠徐干诗》:「亮怀玙璠美,积久德逾宣。」
《国语辞典》:积久弊生(积久弊生)  拼音:jī jiǔ bì shēng
制度、政策等历时过久,容易发生弊病。如:「公司每隔一段时间就调整人事,以免积久弊生。」
《漢語大詞典》:寖久
犹积久。管子·君臣上:“行公道而託其私焉,寖久而不知,奸心得无积乎?”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若不早具上陈,自求罢退,至于岁月寖久,不职之罪,已不可逃。”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 三代 及 秦 汉 间之器,流传世间,岁月寖久,色微黄而润泽。”
分類:积久
《國語辭典》:风俗(風俗)  拼音:fēng su
风尚习俗。《西游记》第二五回:「这童子差了,你这里风俗不好,却怎的关了门吃饭。」《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果然镇远有个风俗,说正月十八日,铁溪里龙神嫁妹子。」
《國語辭典》:积雪(積雪)  拼音:jī xuě
积聚未融的雪。《楚辞。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唐。孟浩然 赴京途中遇雪诗:「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國語辭典》:结习(結習)  拼音:jié xí
1.积习。如:「你再结习不改的话,总有一天会自食恶果的!」
2.佛教用语。指烦恼。《维摩诘所说经。卷中》:「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國語辭典》:痼疾  拼音:gù jí
久治不瘉的疾病。《抱朴子。内篇。微旨》:「抱痼疾而言精和鹊之技,屡奔北而称究孙吴之等。人不信者,以无效也。」也作「固疾」、「锢疾」。
《國語辭典》:浸润(浸潤)  拼音:jìn rùn
1.沾润、滋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
2.谗言。参见「浸润之谮」条。《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秦听浸润以诛良将,魏信谗言以逐贤守。」《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3.逐渐亲热、讨好。《水浒传》第三九回:「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来浸润他,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当时则是取笑,谁知浸润之间,太真与禄山为乱。」
《國語辭典》:宿弊  拼音:sù bì
积久的弊端。《新唐书。卷九一。温大雅传》:「璋素彊干,锄宿弊,豪右慑服。」
分類:积久弊政
《漢語大詞典》:沈痼
亦作“ 沉錮 ”。亦作“沉痼”。亦作“沉錮”。
(1).积久难治的病。 汉 刘桢《赠五官中郎将》之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 漳 滨。”南齐书·褚渊传:“叨职未久,首岁便婴疾篤,尔来沉痼,频经危殆,弥深忧震。”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五出:“想当初只为一杯水儿害得这十分沉錮,咱如今也不愿做一个并塚鸳鸯、连理树枝、比目游鱼。”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诗序》:“小子退自思,不幸遭忧患,有膏肓沉痼之疾。”
(2).用以比喻积久难改的陋习积弊。 宋 范成大 《初入大峨》:“烟霞沉痼不须医,此去真同汗漫期。” 明 张居正 《答刘凝斋书》:“武弁游民,私买贼级,乃 广 中沉錮之病。”
《漢語大詞典》:积润(積潤)
积久湿润。《文苑英华》卷五六一引 唐 常衮 《中书门下贺雪表》:“重阴益固,应水泽腹坚之时;积润潜通,迎土膏脉起之候。” 唐 温庭筠 《和友人溪居别业》:“积润初销碧草新, 凤阳 晴日带雕轮。” 唐 唐彦谦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诗:“为笑 江 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元 袁桷 《感兴》诗:“南山有琪树,蒙彼山上云,层阴閟朱光,积润养奇芬。”
分類:积久湿润
《國語辭典》:积恶(積惡)  拼音:jī è
多行不善。《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漢語大詞典》:积思(積思)
(1).专心思考;积久思考。汉书·东方朔传:“陛下富於春秋,方积思於六经,留神於王事。”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六:“方当积思,思有利钝,如兄所赋,恐不可须。”隋书·经籍志二:“故断自 高祖 ,终於 孝平 、 王莽 之诛,为十二纪、八表、十志、六十九传,潜心积思二十餘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 逊轩子 曰:‘……﹝ 贾岛 ﹞积思三年,局於声律,卒以“数息树边身”为对,不知反为前句之累。’”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最是委心任运好,不然积思要成痗。”
(2).刻骨相思。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之一:“且协金兰好,方愉琴瑟情。佳人忽千里,幽闺积思生。”
《漢語大詞典》:宿蠹
(1).喻指一贯作恶的人。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 左光斗 ﹞巡视中城,搜获假官假印假文卷以百数,吏胥宿蠹为之一清。”
(2).喻指积久的弊政。 宋 陆游 《送曾学士赴行在》诗:“詔书已屡下,宿蠹或未革。”
《漢語大詞典》:积重(積重)
积聚,积储。礼记·祭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 郑玄 注:“国君有蓄积,不独食之,亦以施惠於竟内也。”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度制:“ 孔子 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
(1).谓积久而加重。明史·宦官传一·王振:“ 振 权日益积重,公侯勛戚呼曰翁父。”
(2).积习深重。明史·宦官传序:“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於 王振 ,卒於 魏忠贤 。” 清 王春绶 《致闽藩曾菊萸书》:“盖 广东 自查办烟禁以来,禁私贩,杜私走未免操之过急,故兵怨之,民怨之,差怨之,甚而武弁亦怨之。当积重之餘,以为絶我衣食之源也。”
(3).素来看重。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今执事所问者,举不越进士之文,是其所积重不过此一体耳,而乃欲诸体之皆合,不亦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