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粉蒸  拼音:fěn zhēng
一种食物烹调的方式。以蒸肉粉加入蒸食。如:「粉蒸排骨」。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粉蒸肉》:「粉蒸猪肉者,以肥瘦参半之肉,敷以炒米粉,拌面酱蒸之,下垫白菜。」
《国语辞典》:朱古力  拼音:zhū gǔ lì
一种食品。英语chocolate的音译。将可可的果实研为细末,加糖及香料所制成。也译作「巧克力」。
《漢語大詞典》:原汤(原湯)
指煮熟某种食物时用的原锅汤汁。 西戎 《女婿》一:“吃完了面,总要强迫 锁柱 喝半碗面汤,为的是原汤化原食。”
《國語辭典》:饼乾(餅乾)  拼音:bǐng gān
用面粉做成片状,再以火烘熟的食品。形状种类很多。也作「饼干」。
《漢語大詞典》:白蚶
一种食用贝。白色的瓦楞子。 宋 梅尧臣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诗:“ 淮 南寄我玉醅酒,白蚶海月君家有。”
《國語辭典》:虼螂  拼音:gè láng
蜣螂的别名。参见「蜣螂」条。
《國語辭典》:蜣螂  拼音:qiāng lá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背有坚甲,全体黑色,富金属光泽,常把人畜的粪便推转成丸球,而慢慢食用,并产卵于粪上,孵化的幼虫也以粪便为食。也称为「虼螂」、「蛣蜣」、「转丸」、「屎蚵螂」。
《漢語大詞典》:糍粑
用糯米蒸熟捣碎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漢語大詞典》:配餐
根据人体需要按比例搭配制成的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各种食品,如合装在一起的面包片、香肠、火腿等。例如:方便配餐。
《漢語大詞典》:羌煮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食品,后传入内地。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 晋 干宝 搜神记:“羌煮貊炙,戎翟之食也;自 太始 以来,中国尚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羌煮法:好鹿头,纯煮令熟,著水中,洗治;作臠如两指大。猪肉琢作臛,下葱白,长二寸一虎口。细琢薑及橘皮各半合,椒少许。下苦酒、盐、豉适口。”
《漢語大詞典》:酷累
菜和面搅拌在一起,用锅蒸熟的一种食品。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 后兴 ,同知相公叫我牢里问事去,着你娘做些酷累来。”
《漢語大詞典》:油茶面(油茶麵)
一种食品。面粉内搀牛骨髓或牛油炒熟,加糖、芝麻等物制成。吃时用滚水冲成糊状,叫油茶。
《漢語大詞典》:杨花粥(楊花粥)
古代寒食节的一种食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洛阳岁节:“ 洛阳 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
《漢語大詞典》:洗手蟹
见于 宋 人记载的一种食品。活蟹剖析后加调料,立即可食者,谓之“洗手蟹”。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生炒肺、炒蛤蜊、炒蟹、渫蟹、洗手蟹之类,逐时旋行索唤,不许一味有闕。” 宋 祝穆 《事文类聚·介虫·蟹》:“北人以蟹生析之,调以盐梅芼橙椒,盥手毕即可食,目为洗手蟹。”
《国语辞典》:百叶捲(百叶捲)  拼音:bǎi yè juǎn
一种食品。用豆腐制成薄皮,内包馅儿,捲成细长形,熟煮可食。也作「百页捲」。
《国语辞典》:白绞油(白绞油)  拼音:bái jiǎo yóu
由黄豆或菜子提炼制成的一种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