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业海风(業海風)
业海之风。比喻世间种种罪恶行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家住蕊珠宫,恨无端业海风,把人轻向烟花送。”
《國語辭典》:现身说法(現身說法)  拼音:xiàn shēn shuō fǎ
原指观世音菩萨来教导众生,因众生的不同因缘,而化现适当的各种身分。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比喻以亲身经历为例證,来劝导别人。如:「他以自己苦读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更是可贵。」
《国语辞典》:难得糊涂(难得糊涂)  拼音:nán dé hú tú
一种处世方式。指面对种种人世间的纷扰,有时不妨以轻松、宽容的态度对待。如:「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我们又何必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而伤和气呢?」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国语辞典》:农产运销(农产运销)  拼音:nóng chǎn yùn xiāo
将农产品从生产者转移至消费者的种种经济活动,使生产者、消费者均蒙受其利。
《国语辞典》:破坏力学(破坏力学)  拼音:pò huài lì xué
研讨有关材料产生裂缝之种种力学问题的一门科学。
《国语辞典》:披荆带棘(披荆带棘)  拼音:pī jīng dài jí
比喻克服种种困难。元。无名氏《鸣凤记》第六出:「况此河套一方,沃野千里。我祖宗披荆带棘,开创何难。」也作「披荆斩棘」。
《国语辞典》:社会立法(社会立法)  拼音:shè huì lì fǎ
为因应工业化所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特别保障在经济生活处于不安全之人民的权利,透过立法促进社会大众的福利,如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年金保险、社会救助等法律,以落实社会政策。
《国语辞典》:社会新闻(社会新闻)  拼音:shè huì xīn wén
新闻类别的一种,主要报导社会上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例如有关凶杀、抢劫、绑票等犯罪事件,和社区活动、慈善事业等人情趣味的报导。
《国语辞典》:生死轮回(生死轮回)  拼音:shēng sǐ lún huí
佛教谓众生由于无明,致有种种行为,这些行为会遗留下业力,当这一期生命结束后,业力会引发再生,投生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的一种,然后老、病、死和各种痛苦又再次伴随而来。众生只要尚未證悟真理、断除烦恼,如此的生命现象就会一再地循环。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到来日修,每日去频发愿,过今年挨到来年,担阁了修行仙道远,则这生死轮回怎遣!」
《国语辞典》:千方万计(千方万计)  拼音:qiān fāng wàn jì
费尽心思,用尽种种计谋。《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若论肯卖,不诤价之高低;若死腰楔,方便直须下脱。千方万计,不得不休。」也作「百计千方」、「千方百计」。
《国语辞典》:泣笑叙阔(泣笑叙阔)  拼音:qì xiào xù kuò
久别重逢后,悲欣交集的互道阔别以来的种种遭遇。《红楼梦》第四回:「姊妹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国语辞典》:三世因果  拼音:sān shì yīn guǒ
佛教用语。佛教解释众生为何有形象、生活环境之种种差别的学说。谓由于过去世的行为,决定现在的状况,而现在世的行为决定了未来世的处境。现在的果报,是过去因所造成,而现在所作的一切,又成为未来果报的因。如此不断的行为造作,构成众生轮回的现象。《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三世因果名为处,我第自性为非处。」《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三世因果,轮转不息。」
《国语辞典》:黑人问题(黑人问题)  拼音:hēi rén wèn tí
美国国内因种族不平等,黑人受到白人歧视所衍生的种种问题,诸如社会地位低落、工作与生活环境欠佳、政治出路受阻等。西元一九六五年后,黑人地位逐渐提高,问题稍获缓解。
《国语辞典》:旧梦重温(旧梦重温)  拼音:jiù mèng chóng wēn
1.比喻回忆或重新经历过去种种。如:「他渴望再到欧洲一游,旧梦重温。」也作「重温旧梦」。
2.比喻与失和或失去连络的旧故,再次聚首,重修旧好。如:「能再跟前妻旧梦重温,弥补了他多年的遗憾与歉疚。」也作「重温旧梦」。
《国语辞典》:历尽艰辛(历尽艰辛)  拼音:lì jìn jiān xīn
经历种种艰难、困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怀胎十月,历尽艰辛,生下一子,眉清目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