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私房  拼音:sī fáng
1.自己的私室。《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事兄嫂甚谨,所得俸禄,不入私房。」《北史。卷三二。崔挺传》:「一钱尺帛,不入私房。」
2.家中个人的私蓄。《孤本元明杂剧。剪发待宾。第三折》:「这的是您娘的私房,且与你做面皮。」《儒林外史》第五回:「昨日典铺内送来三百两利钱,是你王氏姐姐的私房。」
3.隐密的、不可公开的。《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断死孩儿》:「二来自得支助指教,以为恩人,凡事直言无隐。今日这件私房关目,也去与他商议。」
4.属于个人特有的。如:「私房面」、「私房钱」、「私房菜」。
《國語辭典》:永业田(永業田)  拼音:yǒng yè tián
北周、隋、唐时所施行的田制之一。每丁授予桑田若干,种植定量桑、榆、枣,依法课税。因可世代承耕,故称为「永业田」。
《漢語大詞典》:私朝
(1).谓大夫自家治事之朝。礼记·玉藻:“将适公所,宿斋戒……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矣。” 孔颖达 疏:“私朝,大夫自家之朝也。煇,光仪也。大夫行出至己之私朝,揖其属臣煇如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外有九室卿朝焉:“此朝即羣臣治事之朝,仍属於公,不属於私,其家之私朝则未入君朝前已先视之,亦揖而退,不及议事如人君之治朝。”
(2).谓人臣以朝廷为私有而弄权专政。韩非子·爱臣:“故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於家。”
《漢語大詞典》:私谷(私穀)
私有的粮食。三国志·魏志·杜恕传:“﹝陛下﹞至乃断四时之赋衣,薄御府之私穀,帅由圣意,举朝称明。”
分類:私有粮食
《漢語大詞典》:横私
任意据为私有。列子·杨朱:“虽全生,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
分類:任意私有
《漢語大詞典》:私豵献豜(私豵獻豜)
谓小兽私有,大兽献君。诗·豳风·七月:“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毛 传:“豕一岁曰豵,三岁曰豜,大兽公之,小兽私之。” 朱熹 集传:“兽之小者,私之以为己有,而大者则献之於上,亦爱其上之无己也。”
分類:私有大兽
《國語辭典》:天下为公(天下為公)  拼音:tiān xià wéi gōng
君位传贤不传子,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共享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国语辞典》:区段徵收(区段徵收)  拼音:qū duàn zhēng shōu
国家对特定区域内私有土地实行全部徵收,经整理规划后,再行支配使用,以促进土地利用。
《国语辞典》:耕地放领(耕地放领)  拼音:gēng dì fàng lǐng
政府所实施的农地政策,将公有耕地或由徵收而来的私有耕地出售与农民的措施。
《国语辞典》:天下为家(天下为家)  拼音:tiān xià wéi jiā
1.传位于子,天下为一家一姓所私有。《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2.将国家当作自己的家。《魏书。卷六○。列传。韩麒麟》:「君人者以天下为家,不得有所私也。」
3.处处都可以为家。如:「随著跨国企业日渐普遍,天下为家的情况也已屡见不鲜。」
《国语辞典》:保留徵收  拼音:bǎo liú zhēng shōu
国家对于将来兴办公共事业或公共目的需用的私有土地,在未需用前预为公布其范围,保留将来徵收的权利,并禁止其妨碍徵收及计画使用,称为「保留徵收」。
《国语辞典》:大饱私囊(大饱私囊)  拼音:dà bǎo sī náng
大大地饱足了自己私有的财富。如:「他每次都滥用职权,大饱私囊。」
《國語辭典》:个体户(個體戶)  拼音:gè tǐ hù
大陆地区指以个人劳动为基础,从事商业经营、物品生产或服务业者。
《漢語大詞典》:合作化
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劳动者和小私有者组织起来。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四:“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一九五六年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