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伯禹  拼音:bó yǔ
夏朝的禹。禹代鲧为宗伯,入为天子司空,故称为「伯禹」。《书经。舜典》:「伯禹作司空。」
《漢語大詞典》:禹绩(禹績)
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诗·大雅·文王有声:“ 丰水 东注,维 禹 之绩。” 毛 传:“绩,业。” 郑玄 笺:“ 禹 治之,使入 渭 东注于 河 , 禹 之功也。” 汉 阮瑀《纪征赋》:“遂临 河 而就济,瞻 禹 绩之茫茫。” 宋 曾巩 《黄河》:“宜博求能疏川浚 河 者,与之虑定,然后施功,则可以下安元元,上追 禹 绩矣。”
《漢語大詞典》:禹谟(禹謨)
大禹 治国的方略。 宋 范仲淹 《依韵酬李光化叙怀》:“公餘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 禹 謨。” 宋 陈师道 《登鹊山》诗:“朴俗犹 虞 力,安流尚 禹 謨。”
《漢語大詞典》:禹鼎
(1).传说 夏禹 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毁皇姑寺:“观 世宗 屡諭,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 禹 鼎 秦 镜。”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即今一卷《荷戈》诗,己如 禹 鼎铸魅魑。” 清 何世麟 《感赋》诗:“ 越 裳依旧防 倭 寇, 禹 鼎何时铸 汉 奸。”
(2).即九鼎。传说 禹 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陈毅 《赣南游击词》:“贼子引狼输 禹 鼎,大军抗 日 渡 金沙 。”
(3). 西周 晚期青铜器。 宋 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著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五字,记述 禹 以 武公 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 周 王作战,俘获 鄂侯 事。1942年 陕西 岐山 又出一鼎,与 宋 代著录相同,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漢語大詞典》:禹域
指 中国 。古代传说 禹 平水土,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称 中国 为 禹 域。 清 黄遵宪 《唐韨臣明经》诗:“芒芒此 禹 域,滔滔彼 汉江 ,君听人间謡,处处歌《堂堂》。”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 长素 魁垒耆硕之誉,闻于 禹 域,而弟子亦多言革命者。”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百年家国恨, 禹 域日倾頽。”
《漢語大詞典》:禹书(禹書)
山海经。旧说山海经为 禹 所撰,故名。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问之 禹 书, 毕方 是祟。”
《漢語大詞典》:禹服
书·仲虺之诰:“表正万邦,纘 禹 旧服。” 孔 传:“继 禹 之功,统其故服。”服,王畿以外的疆土。后用以称 中国 九州之地。 唐 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亿兆广 尧 封之时,郡县加 禹 服之外,而犬戎小丑,蜗角偷安,动摇远边。”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星次絶 轩 臺,风衢乖 禹 服。”
《漢語大詞典》:微禹
语本左传·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 ,吾其鱼乎!”本为歌颂 禹 治水的功绩,谓如无 禹 治水,则人皆将成鱼。后以为颂扬功德的套语。《宋书·武帝纪下》:“夫微 禹 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陈书·衡阳献王昌传》:“故以功深於微 禹 ,道大於惟 尧 ,岂直社稷用寧,斯乃黔黎是赖。”
《漢語大詞典》:禹碑
即岣嵝碑。凡七十七字,象缪篆,又象符箓。后人附会 夏禹 治水时所刻。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 昆明 、 成都 、 长沙 、 绍兴 、 南京 栖霞山 和 西安 碑林等处,皆有摹刻。 唐 韩愈 《岣嵝山》诗:“ 岣嶁山 尖神 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
分類:缪篆符箓
《國語辭典》:禹步  拼音:yǔ bù
1.跛行。相传夏禹治水,涉山川,足病而行跛,故称跛行为「禹步」。汉。扬雄《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句下晋。李轨。注:「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2.道教法师设坛建醮时,为求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的步态动作。参见「步罡踏斗」条。《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地黄村潘妪善禁,先以钉钉柱,妪禹步作气,钉即出,乃禁显达目中镞出之。」唐。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诗三首之一:「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韵府拾遗 麌韵》:使禹
淮南子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瀍涧
《漢語大詞典》:汤禹(湯禹)
大禹 。即 夏禹 , 夏 代开国之君。《楚辞·离骚》:“ 汤禹 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姜亮夫 校注:“ 汤禹 ,歷来诸家皆以为 殷汤 夏禹 。 寅 按古无倒称 汤 禹 之例……《庄子·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 简文 注:‘汤,广大也。’重言曰汤汤,《诗·载驰》‘ 汶水 汤汤’,传:‘大貌。’则 汤禹 犹后言 大禹 也。”《楚辞·九章·怀沙》:“ 汤禹 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姜亮夫 校注:“ 汤禹 , 大禹 也。”
《国语辞典》:刘禹锡(刘禹锡)  拼音:liú yǔ xí
人名。字梦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也称为「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当时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著《天论》、《刘梦得文集》。
《漢語大詞典》:禹启(禹啓)
指 夏禹 及其子 启 。 唐 卢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诗:“父子 成 釗 合,君臣 禹 启 同。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分類:夏禹
《漢語大詞典》:神禹碑
碑名。即 禹 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后人附会为 夏禹 治水时所刻,故名。 唐 韩愈 《岣嵝山》诗:“ 岣嶁山 尖 神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参见“ 禹碑 ”。
《漢語大詞典》:禹碑
即岣嵝碑。凡七十七字,象缪篆,又象符箓。后人附会 夏禹 治水时所刻。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 昆明 、 成都 、 长沙 、 绍兴 、 南京 栖霞山 和 西安 碑林等处,皆有摹刻。 唐 韩愈 《岣嵝山》诗:“ 岣嶁山 尖神 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
分類:缪篆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