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公案比语(公案比语)  拼音:gōng àn bǐ yǔ
以古代禅师开悟的故事、非逻辑的言行,作为参禅时思惟的内容。这类的故事或言行,称为「公案」。因公案的深旨,意恒在言外,故称比语。《西游记》第二回:「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
《国语辞典》:异派同源(异派同源)  拼音:yì pài tóng yuán
流派虽异,根本同源。唐。贾餗〈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八方度门兮异派同源。」
《国语辞典》:百丈清规(百丈清规)  拼音:bǎi zhàng qīng guī
书名。唐怀海禅师所著。唐代禅宗盛行,禅僧住律寺诸多不便,怀海乃别立禅居之制,成为丛林日常行事章则,世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自北宋以来,历有增订。现代的通行本为元顺帝时德辉、大䜣奉敕重修,颁行全国,虽沿用旧名,但与古规已面目全非。
《国语辞典》:八花九裂  拼音:bā huā jiǔ liè
形容裂缝或裂纹很多。如:「大地震后,道路八花九裂,影响行车安全。」《五灯会元。卷一一。南院慧颙禅师》:「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八花九裂。』」
《国语辞典》:牛头禅(牛头禅)  拼音:niú tóu chán
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唐金陵(今南京)牛头山法融禅师得四祖道信禅法,吸引很多人从他习禅,主张心境本寂,诸法如梦。法融之下有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宗合称牛头六祖,皆一时宗匠。至唐末,此派禅法渐趋式微。也称为「牛头宗」。
《国语辞典》:看话禅(看话禅)  拼音:kàn huà chán
一种禅宗修行方法。禅师以公案中某些非逻辑、不可解之语,令弟子参究,以杜塞思量分别,迫使智慧自发,得见自己的心性。也称为「看话头」、「参话头」。
《国语辞典》:三阶教(三阶教)  拼音:sān jiē jiào
隋朝僧人信行禅师所创立的佛教宗派,流行于隋唐二代。三阶教将佛法依时、处、人各分为三阶。时的三阶指佛灭后初五百年为第一阶,次五百年为第二阶,其后为第三阶;处的三阶是净土世界为第一阶,凡圣三乘共住的五浊世界为第二阶,只有凡夫众生所住的五浊世界为第三阶;人的三阶是最利根一乘为第一阶,数利根正见成就的三乘为第二阶,执持颠倒见的众生是第三阶。本宗派即依此立名。三阶教认为斯时、斯处、斯人都是第三阶,不易解脱;其修行主张以苦行、忍辱为主,在路上见人不论男女,一概礼拜,提倡布施,死后林葬。反对礼敬佛像及念阿弥陀佛。与当时佛教理论和修行方法很不协调。隋开皇二十年、武周證圣元年、圣历三年、唐开元十三年都曾诏令禁止该教。终唐之世,遂无所闻。近世敦煌残卷出土,此宗教义始复为世人所知。也称为「普法宗」、「第三阶宗」、「三阶宗」。
《漢語大詞典》:槁师(槁師)
老僧。师,禅师。 清 方文 《宝筏禅堂赠大愚越尘二上人》诗之一:“山城问槁师,孺子悉能知。” 清 方文 《宝筏禅堂赠大愚越尘二上人》诗之二:“槁师何处去,托鉢向 岐亭 。”
分類:老僧禅师
《國語辭典》:化度寺碑  拼音:huà dù sì bēi
唐代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欧阳询书,记述化度寺邕禅师的生平行谊。碑字温秀韵致,笔画清劲焕发,结构缜密。宋代刻石已亡,今所传拓本多为翻刻。
《漢語大詞典》:黄龙宗(黄龍宗)
佛教禅宗临济宗的一派。 宋 代禅师 慧南 所创。因他住 隆兴府 (治今 江西 南昌 ) 黄龙山 ,故名。其禅风以严厉痛快著称。 宋 淳熙 十四年(1187年), 日本 僧 荣西 到 中国 天台山 万年寺 从黄龙宗第八世 虚庵 怀敞 受法,由此黄龙宗传入 日本 。
《國語辭典》:南能北秀  拼音:nán néng běi xiù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乃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二人同事禅宗五祖弘忍。弘忍圆寂后,慧能传法于岭南,故称为「南能」。神秀受武则天徵召入京,于北方弘法,故称为「北秀」,二人合称为「南能北秀」。
《漢語大詞典》:苦行头陀(苦行頭陀)
(1).释氏稽古略载: 宗一禅师 往 开元寺 受具, 雪峰 以其苦行,呼为头陀。后因称修苦行或行脚乞食的僧人为苦行头陀。
(2).喻指生活极为刻苦的人。 明 袁宏道 《与王百穀书》:“旁观者谬谓仙令,不知令自谓苦行头陀也。”参见“ 头陀 ”。
《國語辭典》:头陀(頭陀)  拼音:tóu tuó
1.佛教用语。梵语dhūta的音译。指修习十二种苦行的比丘。也译作「杜多」、「杜荼」。
2.习俗上又将行脚乞食的出家人称为「头陀」。此僧人通常还保留有部分的头发。
《國語辭典》: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鈴還須繫鈴人)  拼音: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系在老虎脖子的金铃只有系上去的人能解下来。典出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六祖下第十世。法灯禅师》。比喻由谁制造出来的事端、问题需要当事人去解决。如:「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得心药医,这件事仍须他出面去解决。」
大禅师
【佛学大辞典】
(职位)陈宣帝初赐南岳慧思以大禅师之号。见佛祖统纪南岳传。
心越禅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讳兴俦,字心越,号东皋,明杭州金华府婓郡浦阳人。清康熙七年三十岁,谒翠微阁堂,三年参容狗子话,得师之印可。日本延宝五年至长崎。后改造水户之天德寺,号祇园寺。为开山。寿五十七寂。见日本洞上联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