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6,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神贶
得神
神异
示现
神威
下神
灵谷
灵通
光灵
神契
神应
灵怪
先灵
方相
灵休
《漢語大詞典》:神贶(神貺)
神灵的恩赐。 唐 黄滔 《课虚责有赋》:“所谓摆扬恬澹,剖判虚空,冀其神貺,逮彼幽通。”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传》:“陛下以事验之,果休徵协应,自宜遣祀,更乞鉴天人眷顾之隆,体地道効灵之实,益加修省,以答神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余用 韩 苏 二公 衡岳 故事默祷於神,已而晴日杲杲,归途乃诵 坡仙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之句以答神貺。”
分類:神灵恩赐
《國語辭典》:得神  拼音:dé shén
1.摹仿神似。如:「他模仿政坛人物,唯妙唯肖,相当得神。」
2.中医中以神为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因此指人精神饱满、眼光清亮、面色光泽、举止爽朗为「得神」。
《國語辭典》:神异(神異)  拼音:shén yì
神奇特异。《孔子家语。卷五。五帝德》:「乔极之子,曰高辛,生而神异,自言其名。」
《漢語大詞典》:示现(示現)
(1).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 观音 之三十三身。《华严经·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现种种神通。”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 宋 李纲 《书僧伽事》:“世传 僧伽 为 观音大士 化身,其神变示现之跡,载於传説,著於耳目,不可胜纪。”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 普贤大士 示现之所。”
(2).引申谓神灵的显现。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闺诚》:“媳妇想起来,前年家祭之日,烛彩香烟结成奇字莫非是 赵太夫人 示现么?”
《國語辭典》:神威  拼音:shén wēi
神奇的威力。《西湖佳话。岳坟忠迹》:「贼众齐上,岳公转起神威,大喝一声,就如平地起一个霹雳,手起枪落,只是杀人。」
《國語辭典》:下神  拼音:xià shén
1.巫觋召请神灵依附在自己身上。《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
2.巫觋。
《漢語大詞典》:灵谷(靈谷)
(1).神灵居住的山谷。《云笈七籤》卷九七:“寥笼灵谷虚,琼林蔚萧森。”云笈七籤卷一百:“灵谷秀澜縈,藏身栖巖京。”
(2).寺名。在 江苏省 南京市 紫金山 东南坡、 中山陵 东。原址在山西南坡 独龙阜 ,名 开善寺 , 梁武帝 时建。 宋 名 太平兴国寺 ,后为 蒋山寺 。 明 初以营建 孝陵 迁今址,改名 灵谷寺 。有 无梁殿 、 灵谷塔 、 三绝碑 等胜迹。 清 钱谦益 《顾与治五十初度》诗:“ 灵谷 梅花成昔梦, 蒋山 云物起新思。”
《國語辭典》:灵通(靈通)  拼音:líng tōng
1.精神上的感应相通。《西游记》第一回:「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2.快速丰富。如:「他的消息特别灵通,是班上的包打听。」
3.巧妙便利。如:「这玩意儿看来不起眼,用起来倒挺灵通的。」
4.机灵、伶俐。《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只是他心地虽然灵通,性情却欠淳静,才略略有些知觉,便要搭驳先生。」
5.灵活。清。袁枚《子不语。卷二一。抬轿郎君》:「自言两肩负重,则筋骨灵通,眠食俱善。」
《國語辭典》:光灵(光靈)  拼音:guāng líng
祖先的神灵。《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周德恭明祀,汉道尊光灵。」
《漢語大詞典》:神契
(1).谓与神灵相合。 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君碑》:“君雅操明允,威厉不猛……知机达要,通含神契。”《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灼灼 淮阴 ,灵武冠世,策出无方,思入神契。” 吕向 注:“谋策所出无极,思与神合也。”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为人极清真,緲默见神契。”
(2).犹神交。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明公养素畜德,进业及时,屡承嘉音,愿託神契。” 清 方文 《赠林殿颺》诗:“我虽面未覿,十载有神契。”参见“ 神交 ”。
《國語辭典》:神交  拼音:shén jiāo
1.彼此心意投合,但凭精神相交,不涉形迹。唐。徐坚《初学记。卷一八。交友第二。叙事》:「神交,冥契:袁宏山涛别传曰:『陈留阮籍,谯国嵇康,并高才远识,少有悟其契者,涛初不识,一与相遇,便为神交。』」《三国演义》第八二回:「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
2.彼此慕名而未谋面的交谊。《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我两人神交已久,不比泛常。」
《漢語大詞典》:神应(神應)
谓神灵感应。《淮南子·原道训》:“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神应休臻,屡获嘉祥。”北史·齐纪上·高祖:“﹝ 神武皇帝 ﹞尝乘驛过 建兴 ,云雾昼晦,雷声随之,半日乃絶,若有神应者。”
《國語辭典》:灵怪(靈怪)  拼音:líng guài
1.神奇诡怪。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唐。柳宗元〈龙马图赞。序〉:「其状龙鳞虺尾,拳毛环目肉鬣,马之灵怪有是耶?」
2.神鬼妖怪。晋。郭璞〈山海经。序〉:「游魂灵怪,触象而构。」宋。苏轼〈神女庙〉诗:「云兴灵怪聚,云散鬼神还。」
《漢語大詞典》:先灵(先靈)
祖先的神灵。文选·张衡〈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薛综 注:“先灵,先圣之神灵,即谓 尧 舜 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惟宗室列侯为 王莽 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 明 《杀狗记·乔人负心》:“便杀了七代先灵,我心疼实难移动。”
分類:祖先神灵
《國語辭典》:方相  拼音:fāng xiàng
古代逐疫驱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神像丑陋恐怖,出丧时常置于行列前开道。《后汉书。卷六○上。马融列传》:「诏灵保,召方相。」《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远观是丧船上方相,近觑乃山门外金刚。」
《國語辭典》:方相氏  拼音:fāng xiàng shì
1.古代逐疫或送丧行列前开道的神像。形貌可怖。黄帝曾令嫫母为方相氏;嫫母貌极丑陋,似逐疫驱鬼之神,故有以嫫母为逐疫之神的传说。见宋。张君房《云签七笈。卷一○○。轩辕本纪》。
2.职官名。周置,掌驱疫逐鬼。
《漢語大詞典》:灵休(靈休)
神灵的福佑。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哀矣我世,匪蒙灵休。” 宋 苏轼 《集禧观洪福殿罢散谢雨道场朱表》:“载陈谢恳,少答灵休。”
分類:神灵福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