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神力  拼音:shén lì
神奇、不平凡的力量。如:「天生神力」、「若有神力,一挥而就。」《野叟曝言》第三回:「你看湖光山色,霎时间变成汪洋大海。此龙神力,亦不为小。」
《漢語大詞典》:鬼功神力
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元 郝经 《赵州石桥》诗:“鬼功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絶还鉤连。”
《高级汉语词典》:元气
元气
分类:元气
《國語辭典》:龙宫(龍宮)  拼音:lóng gōng
神话传说中龙王所住的宫阙。唐。杜光庭《录异记。卷五。龙》:「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馀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宫在其下矣。」
《國語辭典》:保佑  拼音:bǎo yòu
保护帮助。《礼记。中庸》:「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若见满城都摆的香花灯烛,他就只当是一年到头都是如此,就喜欢这些人好善,就肯保佑人。」也作「保右」、「保祐」。
《漢語大詞典》:玉毫
(1).指佛眉间白毫,佛教谓其有巨大神力。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金光絶见,玉毫遗覿。”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王琦 注:“《法华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吒天。”
(2).指佛像。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缄匿玉毫,封印金掌。”
(3).白毛。 明 王世贞 《赵承旨天闲五马图歌》:“玉毫如霜落劲刷,俶儻暂摄归优游。”
《國語辭典》:通力  拼音:tōng lì
协力、合力。如:「大家齐心通力,把船划向对岸。」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锦鳞蟒被捕》:「须招门弟子数辈至,通力合作,或冀能克。」
《漢語大詞典》:虚气(虚氣)
(1).躁盛之气。 宋 陈亮 《〈中兴论〉后记》:“追思十八九岁时,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然犹上此论,无所遇,而杜门之计始决,於是首尾盖十年矣。虚气之不易平也如此。”
(2).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 明 方孝孺 《唐庄宗》:“有所养者为正气,无所养者为虚气……有志乎事功名者,苟不明道集义,以养其中,而惟用区区之虚气,求以有成,非君子之所知也。”
(3).谓急促不平的呼吸。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我这里立不定虚气喘,无觔力手腕软。”
(4).假装出来的威风、气势。 朱自清 《我是扬州人》:“还有一桩道理就是我有些讨厌 扬州 人。我讨厌 扬州 人的小气和虚气。小是眼光如豆,虚是虚张声势。小气无须举例。虚气例如已故的 扬州 某中央委员,坐包车在街上走,除拉车的外,又跟上四个人在车子边推着跑着。”
《国语辞典》:费功夫(费功夫)  拼音:fèi gōng fū
耗费精神力气。如:「你何必要如此费功夫的把它们分开呢?」
《漢語大詞典》:精气神(精氣神)
精神力气。 老舍 《骆驼祥子》一:“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
《漢語大詞典》:他心通
佛教语。六通之一。谓能洞见众生心中所思的神力。
《国语辞典》:大发神威(大发神威)  拼音:dà fā shén wēi
神明展现神力。引申为威力无穷,锐不可当。如:「中华成棒代表队大发神威,终于击败了宿敌日本队。」
十种神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神力)
神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神通力。神为妙用不测之义,通为通融自在之义,力为力用之义。谓不测之妙力变,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为定力所生属于慧。在如来之四智五智,属于成所作智。法华经序品偈曰:「诸佛神力,智慧希有。」(参见:通)
【佛学常见辞汇】
神通力。
大神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力用之不可思议者。神者不测之义。法华经曰:「有大神力,及智慧力。」
自在神力加持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如来加持法界众生有自在不思议妙力之三昧也。大日如来住于此三昧而现种种之身,说种种之法。此谓加持身说法。大日经疏一曰:「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现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立闻法,随种种心地开观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