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社祭
古谓祭祀土地神。《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 注:“社祭,祭地祇也。”
《漢語大詞典》:大社
指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由几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柳青 《狠透铁》:“新的队委会分配 狠透铁 担任饲养员,他要担任大社监察委员,监督队委会。”
即太社。古代天子为群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礼记·祭法:“王为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 孔颖达 疏:“羣姓谓百官以下及兆民……大社在库门之内右,故《小宗伯》云‘右社稷’。”
《漢語大詞典》:社庙(社廟)
(1).社与宗庙。宋书·武帝纪论:“ 晋 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
(2).旧时祭祀土地神之庙。晋书·郭璞传:“ 璞 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拍打,当得一物,宜急持归。’” 鲁迅 《彷徨·长明灯》:“听说: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进社庙去,教他拜社老爷、瘟将军、王灵官老爷,他就害怕了,硬不拜,跑了出来,从此便有些怪。”
《漢語大詞典》:祭土
祭祀土地神,祭祀社神。《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何休 注:“土谓社也。”
《漢語大詞典》:祀社
祭祀土神。礼记·礼运:“故祭帝於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於国,所以列地利也。” 孔颖达 疏:“天子至尊而犹自祭社,欲使报恩之礼达於下也。地出财,故云列地利也。”
《漢語大詞典》:帝社
古代帝王祭祀土神、穀神所设的坛。又名王社、藉田坛、先农坛。 汉 蔡邕 独断:“天子之宗社曰泰社,天子所为羣姓立社也。天子之社曰王社,一曰帝社。”新唐书·礼乐志四:“藉田祭先农, 唐 初为帝社,亦曰藉田坛…… 垂拱 中, 武后 藉田坛曰先农坛。”参见“ 先农坛 ”。
《漢語大詞典》:先农坛(先農壇)
相传 周 代有籍田,并祀先农,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此制,均建先农坛以祭祀之。宋书·礼志一:“整制千亩,开阡陌,立先农坛於中阡西陌南,御耕坛於中阡东陌北。”
《漢語大詞典》:社宫
古代祭祀土神的宫殿。左传·哀公七年:“初, 曹 人或梦众君子立於社宫,而谋亡 曹 。” 杜预 注:“社宫,社也。”史记·管蔡世家引此文, 裴駰 集解引 郑众 曰:“社宫,中有室屋者。”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曹伯阳 之获 公孙彊 也,微发於社宫。”
《漢語大詞典》:官社
帝王祭祀土神的社宫。《汉书·郊祀志下》:“‘圣 汉 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於官社后立官稷,以 夏 禹 配食官社, 后稷 配食官稷。” 王先谦 补注引通典:“社者,五土之神。”
《漢語大詞典》:石主
石制的神主。古代用以祀土、谷之神。新唐书·儒学传中·张齐贤:“ 后魏天平 中,迁太社石主,其来尚矣。”宋史·礼志五:“先是,州县社主不以石。礼部以谓社稷不屋而坛,当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故用石主,取其坚久。” 黄侃 《礼学略说》:“及 许叔重 作《五经异义》,时时引明文以决从违;故玉罍之説,石主之説,鸞和之説,虽出传记,皆谓无明文,遂无以决之。”
分類:神主祀土
《漢語大詞典》:北社
大社以北六里所建的祭祀土神的社坛。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尚书亡篇曰:‘太社唯松,东社唯栢,南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
《漢語大詞典》:社祀
同“ 社祭 ”。 古谓祭祀土地神。史记·封禅书:“自 禹 兴而修社祀, 后稷 稼穡,故有 稷 祠,郊社所从来尚矣。” 汉 蔡邕 《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社祀之建尚矣!昔在圣帝,有五行之官,而 共工 子 句龙 为后土,及其没也,遂为社祀。”
《漢語大詞典》:社赛(社賽)
指社日迎神赛会。这是古代农民祭祀土神的一种风俗。《三国演义》第四回:“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
《漢語大詞典》:趁社
谓社日集会祭祀土地神。 宋 陈造 《房陵》诗之七:“杯酒清浓肉更肥,咸言趁社极欢嬉。”
《漢語大詞典》:祀土
祭祀土地神。《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 晁源 ﹞又叫匠人扎彩冥器,灵前坟上各处搭棚;又在 临清 定了两班女戏,请了十二位礼生;又请 姜副使 点主, 刘游击 祀土;诸事俱有了次第。”
《漢語大詞典》:阴台(陰臺)
在北郊的祭祀土神之台。 南朝 宋 谢庄 《侍东耕》诗:“阴臺承寒彩,阳树迎初熏。”参阅汉书·郊祀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