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3,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判礼
礼献
礼射
礼杀
礼馈
礼禁
礼冠
礼充
礼衣
礼治
民礼
纳礼
小戴礼
禘礼
夺礼
《高级汉语词典》:判礼
分离;分开
《漢語大詞典》:礼献(禮獻)
以礼奉献之物。隋书·音乐志上:“神宫肃肃,天仪穆穆。礼献既同,膺此釐福。”新唐书·郑馀庆传:“大抵中外姻嫁,其礼献皆亲閲之。”
分類:奉献
《漢語大詞典》:礼射(禮射)
上古礼仪之一。在一定的礼节要求下,依循乐声而射矢。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仪礼·乡射礼:“礼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胜者又射,不胜者降。” 郑玄 注:“礼射,谓以礼乐射也,大射,宾射、燕射是矣。”礼记·射义“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 孔颖达 疏:“此一经明男子重射之义,以男子生三日射人以桑弧蓬矢者则有为射之志,故长大重之。桑弧、蓬矢者,取其质也,所以用六者,射天地四方也,所以礼射唯四矢者,示事有不用也。四矢者,象御四方之乱。”礼记·射义“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唐 孔颖达 疏:“凡天子、诸侯及卿大夫礼射有三:一为大射,是将祭择士之射;二为宾射,诸侯来朝,天子入而与之射也,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也;三为燕射,谓息燕而与之射。” 孙希旦 集解谓礼射有四:一曰大射,二曰宾射,三曰燕射,四曰乡射。见 孙希旦 礼记集解·射义题解。
《韵府拾遗 卦韵》:礼杀(礼杀)
隋书高祖纪恩厚者其礼隆情轻者其礼杀
《漢語大詞典》:礼馈(禮饋)
礼赠之物。 宋 叶适 《监司》:“所从之吏卒,所批之券食,所受之礼馈,皆有明禁。”
《漢語大詞典》:礼禁(禮禁)
谓礼仪与禁制。后汉书·循吏传·许荆:“郡滨 南州 ,风俗脆薄,不识学义。 荆 为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
分類:礼仪
《分类字锦》:礼冠(礼冠)
论语服周之冕注包曰冕礼冠疏冠者首服之大名冕者冠中之别号故云冕礼冠也
分类:礼冠
《韵府拾遗 东韵》:礼充(礼充)
宋书乐志乐具礼充洁羞𧲛诚又礼充乐备箫韶九成
《漢語大詞典》:礼衣(禮衣)
礼服。遇有典礼时所服之衣。左传·哀公七年“ 大伯 端委以治 周 礼” 晋 杜预 注:“端委,礼衣也。”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千官云拥御楼时,朝服纷纷换礼衣。”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苏子瞻 ﹞自称为 东坡居士 ,身上礼衣皆用茶合布为之。”
分類:礼服典礼
《漢語大詞典》:礼治(禮治)
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礼,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仪式等。儒家自 孔子 起即提倡礼治,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遵守礼制,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漢語大詞典》:民礼(民禮)
庶人之礼。史记·吕太后本纪:“ 赵王 幽死,以民礼葬之 长安 民冢次。”
分類:庶人
《漢語大詞典》:纳礼(納禮)
旧时婚礼中男方向女方送财礼。《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相府寻亲,侯门纳礼,兀自拒他不屑。”
《漢語大詞典》:小戴礼(小戴禮)
礼记,也称《小戴记》。 唐 李巽 《驳尚书右仆射郑珣瑜谥议》:“夫礼记者非尽圣贤之意也,非尽 宣尼 之所述也,当时杂记也。昔 后苍 为曲臺记,其弟子 戴圣 增损刊定为《小戴礼》,今礼记是也。”
《漢語大詞典》:禘礼(禘禮)
禘祭之礼仪。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 孔颖达 疏:“此一节明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文物具备之仪。”明史·礼志五:“ 虞 、 夏 、 商 、 周 ,世系明白,故禘礼可行…… 宋神宗 尝曰:‘禘者,所以审諦祖之所自出。’是则莫知祖之所自出,禘礼不可行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满洲跳神仪合于禘祭:“按古 董子 云:‘禘者,禘其所自出也。’禘礼上溯远祖,旁及毁庙。”
分類:禘祭礼仪
《漢語大詞典》:夺礼(奪禮)
犹夺服。陈书·程文季传:“ 文季 性至孝,虽军旅夺礼,而毁瘠甚至。”
分類: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