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仪度
卜人
国宪
由文
礼门
乡射
司仪
展仪
遣送
宗司
仪法
祭典
瘗埋
书仪
习仪
《漢語大詞典》:仪度(儀度)
(1).浑天仪的度数。用以测日月星辰的行度。东观汉记·明帝纪:“登灵臺,正仪度。”后汉书·律历志中:“当据仪度,下参晷景。”《后汉书·明帝纪》:“朕奉郊祀,登灵臺,见史官,正仪度。” 李贤 注:“仪谓浑仪,以铜为之,置於灵臺,王者正天文之器也。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
(2).礼仪法度。 宋 曾巩 《光禄少卿晁公墓志铭》:“ 閭丘 夫人为身治家,皆应仪度。”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宏词人世号选定两制,其初为职事官,养岁月,熟仪度而已。”
(3).仪容风度。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盖秩满来府,始获拜之,仪度表表,望而知其不凡。” 明 李东阳 《侍读陆公行状》:“﹝ 陆鉞 ﹞敷纳详恳,仪度庄飭。”明史·王观传:“﹝ 王观 ﹞性耿介,仪度英伟,善谈论。”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卷三:“ 高宗 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乃曰:‘若辈中安得此解人?’”
《漢語大詞典》:卜人
侍奉君主以赞助礼仪的人。卜,通“ 僕 ”。礼记·檀弓上:“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君薨以是举。” 陆德明 释文:“卜人师,依注音僕;师,长也,谓大僕也。”
《國語辭典》:国宪(國憲)  拼音:guó xiàn
国家的法制。也专指国家组织的根本大法。《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曹褒》:「专命礼臣,撰定国宪。」《明史。卷一八九。列传。李文祥》:「朝野寒心,道路侧目,望陛下密察渠魁,明彰国宪。」
《漢語大詞典》:由文
遵循礼仪。礼记·杂记下:“伯母叔母疏衰,踊不絶地;姑姊妹之大功,踊絶於地。如知此者,由文矣哉!由文矣哉!” 郑玄 注:“由,用也。言知此踊絶地不絶地之情者,能用礼文哉。” 陈澔 集说:“伯叔母之齐衰,服重而踊不离者,其情轻也。姑姊妹之大功,服轻而踊必离地者,其情重也。 孔子 美之,言知此絶地不絶地之情者,能用礼文矣哉!”
《漢語大詞典》:礼门(禮門)
(1).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语本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明 杨柔胜《玉环记·富童谮非》:“你与他夫妇之情,当劝他由行义路,出入礼门,莫作无益,休为嬉戏。”
(2).指孝友的门族。 鲁迅 《华盖集·补白》:“又有许多好看的古典:五世同堂呀,礼门呀,义宗呀。”
《漢語大詞典》:乡射(鄉射)
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周礼·地官·乡大夫》:“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 孙诒让 正义:“退,谓王受贤能之书事毕,乡大夫与乡老则退各就其乡学之庠而与乡人习射,是为乡射之礼。” 秦 汉 以后,亦有仿行。史记·太史公自序:“北涉 汶 泗 ,讲业 齐 鲁 之都,观 孔子 之遗风,乡射 邹 嶧 。”南史·蔡廓传:“ 三吴 旧有乡射礼, 元嘉 中, 羊玄保 为 吴郡 行之,久不復修。”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是时 明 社将为墟,方赴鹿鸣乡射耦。”
《國語辭典》:司仪(司儀)  拼音:sī yí
1.职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魏置司仪官,北齐改司仪署,隋唐沿置。
2.在典礼中赞礼及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漢語大詞典》:展仪(展儀)
谓申其礼仪。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华州进贺皇躬痊复物状》:“将称庆於天朝,必展仪於土贡。”《旧唐书·音乐志四》:“展仪宗祖,重诚孝孙。”
分類:礼仪
《國語辭典》:遣送  拼音:qiǎn sòng
遣返送回。如:「遣送出境」。
《漢語大詞典》:宗司
执掌王室祭祀与礼仪者。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公子荆 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使宗人 衅夏 献其礼,对曰:‘无之。’公怒曰:‘女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五:“ 周 自 文王 之世, 周公 职内而主宗司之任。”
《漢語大詞典》:仪法(儀法)
亦作“ 仪灋 ”。 礼仪法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灋,不犯之以邪。”史记·叔孙通列传:“ 高帝 乃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 宋 苏舜卿 《上杜侍郎启》:“然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 清 恽敬 《书〈三国志〉后》:“然 蜀 用 汉 仪法,无志、表亦传;若 吴 魏 之制皆不传矣,此夺之至也。”
《國語辭典》:祭典  拼音:jì diǎn
1.祭祀的礼仪法度。《礼记。月令》:「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脩祭典。」
2.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国语。楚语上》:「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
《國語辭典》:瘗埋(瘞埋)  拼音:yì mái
埋葬,埋尸土中。《南史。卷七八。夷貊传上。海南诸国传》:「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
《國語辭典》:书仪(書儀)  拼音:shū yí
以买书为名送给老师的礼金。旧时送礼须写礼帖和封签,作为送礼的名目。后即以书仪作为馈赠财物的雅称。《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便吩咐门子,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差人送三两书仪,就致看花之意。」
《漢語大詞典》:习仪(習儀)
演习礼仪。左传·昭公五年:“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於礼,不亦远乎?”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 清 吴荣光 《吾学录·乡饮酒礼》:“前一日执事者於儒学之讲堂,依图陈设坐次,司正率执事诸生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