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20,分14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石柱
石角
石燕
石栈
二石
石老
石溪
石竹
石榻
石山
韶石
石虎
石崇
石棱
石塘
《國語辭典》:石柱  拼音:shí zhù
石灰岩洞中,石笋和石钟乳(钟乳石)相连接而形成的柱状地形。
《骈字类编》:石角
唐 杜甫 剑门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國語辭典》:石燕  拼音:shí yàn
1.形状似燕的石块。北周。庾信 喜晴诗:「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唐。卢照邻〈失群雁〉诗:「欲随石燕沉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
2.动物名。腕足纲,蠕形无脊椎动物。呈横方形,壳为纯石灰质,两壳间有铰合部,壳中有圆锥螺旋形的大腕骨一对,壳面凸而有幅状褶襞。产于海中。
3.一种鸟,形似蝙蝠,产于石窟树穴中。
《漢語大詞典》:石栈(石棧)
在山间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鉤连。” 元 马祖常 《海子桥》诗:“石栈通星汉,银河落水渠。” 陈去病 《泰山绝顶登封处题壁》诗:“石栈千寻迥, 汶 流一綫长。”
《骈字类编》:二石
史记袁盎传袁盎使吴见守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 南史任昉传常欲营佛斋调枫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长断曰与夺自己不欲贻之后人 宋史食货志乾道四年诏比建隆之禁第减之凡至城郭五十斤以上乡闾百斤以上私酒入禁地二石三石以上至有官署处四石五石以上者乃死法益䡖而犯者鲜矣收颜氏家训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 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自同之常无厌色水云笈七签鹤鸣神山上治在蜀郡临邛县界治前三共成一带神龙居之有四金钉二石金银蚕三斛亦言尹喜主之
又水经注滩水东北径诸县故城西又东北涓水注之出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
又丹水径二石入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三郡以之分境有明一统志二石关在嘉定州晏殊类说云龙游县 此
《骈字类编》:石老
金 庞铸 雪谷晓装图 木僵石老鸟不飞,山路益深诗益奇。
《漢語大詞典》:石溪
岩石间的溪流。 唐 王昌龄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诗:“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唐 卢肇 《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驛楼前看发机。” 唐 方干 《山中寄吴磻》诗:“石溪鱼不大,月树鹊多惊。”
《國語辭典》:石竹  拼音:shí zhú
植物名:(1)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全株呈粉绿色。茎高三十至五十公分,丛生,有节,密生短毛。叶细长而尖,对生。花单生或数花集成聚伞状,单瓣或双瓣,花瓣顶端不整齐齿裂,色白或红。可供观赏及入药用。(2)禾本科毛竹属。地下茎横走,侧出单秆散生,秆高可达十二公尺。箨革质,被细毛,具褐色斑。叶二至三枚一簇,披针形至椭圆形,叶耳不存。特产台湾。也称为「轿杠竹」。
《漢語大詞典》:石榻
狭长而矮的石床。 汉 刘向 列仙传·修羊公:“ 修羊公 者, 魏 人也。在 华阴山 上石室中,有悬石榻,卧其上,石尽穿陷。” 隋 江总 《玄圃石室铭》:“僊巖石榻,僊宇石墙。” 唐 戴叔伦 《寄赠翠岩奉上人》诗:“挂衲云林净,翻经石榻凉。” 明 徐渭 《赠吕正宾长篇》:“ 天姥 中峯翠色微,石榻斜支读书处。”
分類:狭长
《國語辭典》:石山  拼音:shí shān
1.大石层叠或石头堆砌而成的山。《诗经。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汉。毛亨。传:「石山戴土曰砠。」《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前面石山、石屏,都是人工堆就的。」
2.位于南京市西、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的石头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金陵城傍著石山筑起,故名石头城。」
《漢語大詞典》:韶石
山岩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旧属 韶州 )。传说 舜 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双闕,名曰 韶石 。”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暂欲繫船 韶石 下,上宾 虞舜 整冠裾。”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楼臺飞半空,秀气槃 韶石 。”
《漢語大詞典》:石虎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其东谓之 石虎冈 ……有所遗二石虎,后人因以名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粉水:“ 粉水 旁有 文将军 冢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脩丽。”
(2).似虎的石头。 隋 卢思道 《从军行》:“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宋史·元达传:“ 达 私喜曰:‘我闻 李将军 射石虎饮羽,今树为我断,岂神助歟?’”
《国语辞典》:石崇  拼音:shí chóng
人名。(西元249~300)晋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字季伦。元康初累官至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财无数。在河阳营建金谷别墅,后拜卫尉,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八王之乱时,他与齐王囧结党,为赵王伦所杀。
《漢語大詞典》:石棱(石稜)
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径添沙面出,湍减石稜生。”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面壁攀石稜,养力方敢前。” 前蜀 韦庄 《渔塘》诗:“ 洛水 分餘脉,穿巖出石稜。”《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记·王承休》:“缓轡踰双剑,行行躡石稜。”
《漢語大詞典》:石塘
石筑堤岸。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石塘者……塘广六十五步,长三百五十三步,去县四十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晋水:“其南瀆於石塘之下伏流,逕旧溪东南出,逕 晋阳 城南,城在 晋水 之阳,故曰 晋阳 矣。” 唐 段成式 《猿》诗:“影沉 巴峡 夜巖色,踪絶石塘寒瀨声。”宋史·赵彦倓传:“寻知 绍兴府 ,筑捍海石塘,亦置庄以备增筑。”元史·河渠志二:“本省左丞相 脱欢 等议……拟比 浙江 立石塘,可为久远。”
分類:筑堤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