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石经(石經)  拼音:shí jīng
石刻的经书。始于汉平帝元始元年(西元1),此后历代都有石经,如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等。今可考见其文字者,以熹平石经为最早。
《漢語大詞典》:黄石经(黄石經)
即 黄石 书。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不读 战国 书,不览 黄石 经。”参见“ 黄石书 ”。
分類:黄石
《漢語大詞典》:黄石书(黄石書)
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世称黄石公三略。 明 陈子龙 《壮游行》:“或授 黄石 书,且遇採药翁。”
《漢語大詞典》:刘石经(劉石經)
北魏 刘芳 的美称。魏书·刘芳传:“昔 汉 世造三字石经於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 芳 音义明辨,疑者皆往询访,故时人号为 刘石经 。”
《漢語大詞典》:正始石经(正始石經)
汉 末兵乱, 熹平 石经被毁。 魏 正始 年间,更造石经,因有此称。具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因此又称三字石经、三体石经。
《漢語大詞典》:魏石经(魏石經)
三国 魏 齐王 正始 年间石刻的儒家经典。字为古文、篆、隶三体,又称“三体石经”。参阅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经说、 清 顾炎武 石经考、 王国维 《观堂集林·魏石经考》
《國語辭典》:熹平石经(熹平石經)  拼音:xī píng shí jīng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据蔡邕等奏,准正定六经文字所刻的碑石经文。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石经。后亡失殆尽,近世续有残石出土。以汉隶写成,用笔冲和,结体方整,应规入矩,波磔不誇张,为当时国定标准字体。
《国语辞典》:三体石经(三体石经)  拼音:sān tǐ shí jīng
1.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帝诏令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参校,称为「三体石经」。
2.三国魏废帝正始二年(西元241)刊立,用古文、小篆与汉隶三体刻写《尚书》、《春秋》、《左传》等经,已毁,现有残石存在。
《漢語大詞典》:房山石经(房山石經)
房山 石刻经书。在 北京市 房山县 大房山 中。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 大房山 ,在京师 房山县 境内,俗名 小西天 是也。 隋 大业 间,僧 静琬 募金钱凿石为板,刻藏经传后,至 唐 贞观 仅完《大涅槃》一部。其后法嗣继其功,直至 完颜 时始成,贮洞者七,穴者二;封以石门,锁以浮屠。”解放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开成石经(開成石經)
始刊于 唐文宗 大和 七年(公元833年)。成于 开成 二年(837年),故名。经石立于 长安 务本坊 国子监太学。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十二种。共二百二十七石。字体为正书,标题为隶书。 大和 时,经字已有改刻,以后更屡经修改、补刻和添注。也称唐石经。今在 西安 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