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焦琴:美称琴,或喻人才遭到埋没。宋王禹偁《秋居幽兴》之二:“幽兴将何遣,焦琴贳酒杯。”
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张又新 吹台山
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 李咸用 山居
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沉沉。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
不因将入爨,谁谓作鸣琴。 李峤 桐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李颀 题僧房双桐
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 白居易 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白居易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 窦庠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破屋常持伞,无薪欲爨琴。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
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贾岛 投孟郊
未经良匠材虽散,待得知音尾已焦。 陈标 焦桐树
但埋酆狱气,未发爨桐音。 韦庄 同旧韵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韩愈 题木居士二首之二
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 顾况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顾非熊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高山流水:指对音乐精通或知心好友。唐牟融《写意二首》之一:“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预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上官婉儿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储光羲 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
迢遰亲灵榇,顾予悲绝弦。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哭殷遥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 元孚 送李四校书
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闻。 刘长卿 哭魏兼遂
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司马逸客 雅琴篇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
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乔知之 拟古赠陈子昂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孟浩然 示孟郊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 示孟郊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孟浩然 赠道士参寥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孟郊 哭秘书包大监
琴弦绿水绝,诗句青山存。 孟郊 悼吴兴汤衡评事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崔珏 哭李商隐
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崔融 哭蒋詹事俨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常建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莫言山水间,幽意在鸣琴。 张说 别灉湖
自惜同声处,从今遂绝弦。 张说 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
伯牙鸣玉琴,幽音随指发。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
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沉沉。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
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 李峤 琴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我有幽兰曲,因君遂绝弦。 李群玉 伤友
绝弦罢流水,闻笛同山阳。 权德舆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感游值商日,绝弦留此词。 沈佺期 伤王学士
罢琴明月夜,留剑白云天。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温庭筠 哭王元裕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牟融 写意二首之一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白居易 哭崔韦侍晦叔
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白居易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犹倚披沙鉴,长歌向子期。 皎然 酬薛员外谊见戏一首
庄周高论伯牙琴,閒夜思量泪满襟。 罗隐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薛涛 寄张元夫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薛能 春日书怀
周醪忽同醉,牙弦乃共挥。 许敬宗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
新诗一千首,古锦初下机。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贯休 偶作二首
几拟以黄金,铸作钟子期。 贯休 古意九首
深情托瑶瑟,弦断不成章。 贾至 长门怨
坐来山水操,玄断吊遗埃。 郑浣 和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
钟期不可遇,谁辨曲中心。 释彪 宝琴
伯牙道丧来,弦绝无人续。 钱起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 骆宾王 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
成风郢匠斲,流水伯牙弦。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独嗟流水引,长掩伯牙弦。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五首之五
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骆宾王 咏怀
相关人物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郎顾:咏乐曲或知音。唐李端《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刘禹锡 纥那曲二首
惭和周郎应见顾,感知大造竟无穷。 刘耕 和主司王起
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张祜 觱篥
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 听筝
顾盼何曾因误曲,殷勤终是感知音。 杨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欧阳衮 听郢客歌阳春白雪
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湛贲 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因书记事
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 王绩 咏妓
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 薛能 赠韦氏歌人二首
周郎怀抱好知音,常爱山僧物外心。 贯休 酬张相公见寄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馀亦卒。
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馀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馀,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馀亦卒。子桢之。
人琴两亡:指悼念亲友。唐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人琴遂两亡,白云失处所。”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 戴叔伦 吊畅当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戴叔伦 哭朱放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窦蒙 题弟暨述书赋后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刘威 冬日送友人西归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 刘威 赠欧阳秀才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 劭谒 赠郑殷处士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司马逸客 雅琴篇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崔珏 席间咏琴客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 綦毋潜落第还乡
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许棠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韩愈 知音者诚希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韩琮 咏马
知音若相遇,终不滞南溟。 魏璀 湘灵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