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著想  拼音:zháo xiǎng
打算、设想。如:「她是为你的健康著想,才会苦口婆心地劝你少喝点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这全在美人心意上著想,倒也体贴入微。」
分类:打算设想
《漢語大詞典》:着想
(1).设想;想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猜谜不能这等老实,总要从旁面着想,其中虚虚实实,各具神妙。” 郭沫若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感情的沸腾、着想的大胆、措辞的强烈、形式的越轨,都是古代人所不能接受的。”
(2).(为某人或某事的利益)考虑。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至于为青年着想的普及版,我以为印 明 本插画是不够的。” 巴金 《秋》四:“像你这样的人更应该为将来着想。没有知识,单有勇气,是不好的。” 丁玲 《县长家庭》:“今天既然县长亲身来了,我们大家还是考虑考虑,一切为着孩子前途着想。”
《國語辭典》:起见(起見)  拼音:qǐ jiàn
著想。《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禀帖赘说》:「秪以一片痴肠,从地方起见,或得将汛房另行更换。」《红楼梦》第六四回:「叔叔只说婶子总不生育,原是为子嗣起见,所以私自在外面作成此事。」
《漢語大詞典》:起念
(1).产生某种想法;起欲念。《西游记》第九三回:“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快心编三集》第二回:“不比 再思 是近日起念的,只为家中眼目多,小姐们规矩重,就是二娘,也狠端方,不敢做出那等虚头霍脸的事来。”
(2).着眼;着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 尧 舜 万鎰不为多, 孔子 九千鎰不为少。”
《國語辭典》:设想(設想)  拼音:shè xiǎng
1.想像、联想。如:「酒后驾车潜藏著危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2.著想。如:「组长体贴细心,处处替人设想,所以人缘很好。」
《國語辭典》:试想(試想)  拼音:shì xiǎng
尝试、推测的想。《文明小史》第三○回:「现在你们试想,中国的法律,不但几千年传到如今,并且经过本朝几位圣人考究过的,细密到极处,还有什么遗漏要改吗?」
《國語辭典》:体恤(體恤)  拼音:tǐ xù
体谅而怜悯。如:「体恤民情是政府官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态度。」
《國語辭典》:体谅(體諒)  拼音:tǐ liang
设身处地为人著想,给以谅解。《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徒守愿节,终隔体谅。群后百司,重兹敦奖,勉兹厚颜,当此休祚。」《红楼梦》第六八回:「少不得嫂子要体谅我。还要嫂子转替哥哥说了,先把这官司按下去才好。」
《國語辭典》:推己及人  拼音:tuī jǐ jí rén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著想。宋。朱熹 与范直阁:「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清。张惠言〈承拙斋家传〉:「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圆囿,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
《國語辭典》:大公无私(大公無私)  拼音:dà gōng wú sī
秉公处理,毫无偏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这种赌法,倒是大公无私,不能作弊的。」也作「至公无私」。
《國語辭典》:如意算盘(如意算盤)  拼音:rú yì suàn pán
比喻一厢情愿的做对自己有利的打算。《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你同我了事,我却不同你干休。」
《國語辭典》:将心比心(將心比心)  拼音:jiāng xīn bǐ xīn
以自己的立场去衡量别人的立场,体会他人的心意,多方为其设想。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八出:「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
著想
【佛学大辞典】
(术语)执著事物之妄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