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蟹眼
众目
目光
眸子
明眼
头目
天眼
醒眼
四目
病目
肉眼
酒红
裂眦
正眼
睡眼
《漢語大詞典》:蟹眼
(1).螃蟹的眼睛。比喻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 宋 庞元英 《谈薮》:“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汤,初滚者曰蟹眼,渐大者曰鱼眼,其未滚者无眼,所语盲也。”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荆公 ﹞命童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銚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隻,投 阳羡 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 清 赵翼 《青山庄歌》:“茶经蟹眼淬旗枪,食品猩脣调醢酱。”
(2).茶的一种。 宋 杨伯岩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若蟾背、虾鬚、鹊舌、蠏眼、瑟瑟尘、霏霏靄及鼓浪、涌泉、琉璃眼、碧玉池。又皆茶事中天然偶字也。” 明 史叔考 《黄莺儿·答僧惠茶》曲:“松牕月明,鐺香消尽相思病,感高僧,旋看蠏眼,与慧眼一般青。”
(3).比喻微小的花苞。 元 吴瓘 《柳梢青》词:“墙角孤根,株身纤小,娇羞无力。蟹眼微红,粉容未露,不禁春色。”
《漢語大詞典》:众目(衆目)
(1).众人的眼睛。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 唐 张籍 《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宋 曹勋 《远游篇》:“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2).指众人的眼前。 茅盾 《子夜》九:“我是没有秘密的。就像对于女人--假使 荪甫 有相好的女人,未必就肯公之众目。”
《國語辭典》:目光  拼音:mù guāng
1.眼神。如:「目光炯炯」。
2.指人的识见。如:「目光短浅」。
《國語辭典》:眸子  拼音:móu zǐ
眼睛中的瞳仁。《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汉。王充《论衡。自纪》:「孟子相贤,以眸子明瞭者,察文以义可晓。」
《國語辭典》:明眼  拼音:míng yǎn
清明节日,将柳条插在门上的习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于门,名之曰明眼。」
《國語辭典》:头目(頭目)  拼音:tóu mù
1.头部与眼睛。《荀子。议兵》:「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
2.人头数目。《西游记》第四四回:「我两个且坐下,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一查。只点头目有五百名数目便罢,看内中那个是你令叔。」
3.一群人中的领导人。《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红楼梦》第八回:「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也称为「头领」。
4.元朝时对领军官吏的称号。《通俗编。身体》:「元号领军官为头目。中统元年,诏军人阵亡者家属,仰各头目用心照管。见元典章。」
《國語辭典》:天眼  拼音:tiān yǎn
一种能看到众生死后投生何处、苦乐状况,以及世间各种形形色色的神通能力。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士天眼所照,预睹未来。」
《國語辭典》:醒眼  拼音:xǐng yǎn
1.清醒的眼睛,比喻头脑清醒。宋。杨万里 初夏诗:「提壶醒眼看人醉,布谷催农不自耕。」
2.鲜明而引人注目。如:「这套鲜艳的衣服,真是醒眼。」也作「醒目」。
《漢語大詞典》:四目
(1).四只眼睛;两双眼睛。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 孙诒让 正义:“黄金四目者,铸黄金为目者四,缀之面閒,若后世假面具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太清 无奈,四目相覷,怏怏走出去了。”
(2).能观察四方的眼睛。《书·舜典》:“询於四岳,闢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孔 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 孔颖达 疏:“明四方之目,使为己远视四方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尚復广四目,周四聪,制理皆在於未萌,作范将垂於不朽。”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视以四目,而明乎中外;听以四聪,而达乎远邇。”
《漢語大詞典》:病目
(1).眼睛患病。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及人则多病目者。”旧唐书·杜从郁传:“子 牧 顗 ,俱登进士第。 顗 后病目而卒。”
(2).患病的眼睛。 宋 欧阳修 《学书》诗:“病目固已昏,墨不分浓淡。”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诗:“忽逢絶艷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分類:眼睛患病
《國語辭典》:肉眼  拼音:ròu yǎn
1.平凡的眼光。《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2.眼力。唐。王建〈田侍中宴席〉诗:「虽是沂公门下客,争将肉眼看云天。」
《漢語大詞典》:酒红(酒紅)
指饮酒后面部或眼睛呈现的红色。 清 厉鹗 《春寒》诗:“漫脱春衣浣酒红, 江 南三月最多风。” 茅盾 《子夜》十七:“他们那些酒红的脸上渐渐透出无事可为的寂寞的烦闷来……六对酒红的眼睛都看定了她,像是看什么猴子变把戏。”
《國語辭典》:裂眦(裂眥)  拼音:liè zì
1.眼睛睁大到眼眶欲裂的程度。形容情绪振奋、感动。《淮南子。泰族》:「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植穿冠。」
2.眼眶裂开。形容极端愤怒。《梁书。卷二九。高祖三王传。邵陵王纶传》:「无不抱甲负戈,冲冠裂眦,咸欲剚刃于侯景腹中。」
《國語辭典》:正眼  拼音:zhèng yǎn
目光直视,表示尊重或重视。《红楼梦》第三五回:「玉钏儿满脸怒色,正眼也不看宝玉。」《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劳航芥想搭讪著同他说话,无奈张媛媛连正眼亦不睬他。」
《國語辭典》:正法眼藏  拼音:zhèng fǎ yǎn cáng
禅宗称释迦牟尼佛所付予迦叶的法。也就是禅宗以心印心的法门。后以比喻事物的要旨精义。《景德传灯录。卷一。第一祖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宋。陆游 普灯录序:「不立文字,不形言语,谓之正法眼藏。」
《國語辭典》:睡眼  拼音:shuì yǎn
带有睡意的眼神。如:「睡眼朦胧」。
分類:睡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