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字锦》:官职相类(官职相类)
青箱杂记梁少卿吉甫宋郎中咸俱乙未八月二日生梁申时未宋巳时梁二十八巳为太子中书舍人通判饶州而宋犹第客游鄱阳有日者妙于星术宋往叩之日者曰秀才命似夲州通判它日官职亦相类寿则过之后皆如其言
分类:星学
《漢語大詞典》:同流
(1).诸水合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水 又南, 瀵水 入焉…… 河 中渚上,又有一 瀵水 ,皆潜相通,故 吕忱 曰:《尔雅》:异出同流为 瀵水 。” 北周 庾信 《角调曲》:“ 涇 渭 同流,清浊异能。”
(2).引申指混杂、汇聚。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劳逸无别,善恶同流。”
(3).相类似。《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孔 传:“言敝俗相化,车服奢丽,虽相去万世,若同一流。”《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虽是打着‘革命文学’旗子的小报,只要有那上面的广告大半是花柳药和饮食店,便知道作者和读者,仍然和先前的专讲妓女戏子的小报的人们同流。”
(4).犹同辈;同类。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咎》:“ 范阳 卢献卿 , 大中 中举进士,词藻为同流所推。”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僕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 明 吴承恩 《拟宋赐辅臣同赏花钓鱼赋诗谢表》:“仰拂仁风,光生品汇;俯惊雅喝,恩洽同流。”
(5).比喻同声气。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二:“自君来此地,谓我颇同流。” 龚尔位 《开岁述怀用渊明游斜川韵示钝公》:“矧予独何人,而不与同流。”
(2).引申指混杂、汇聚。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劳逸无别,善恶同流。”
(3).相类似。《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孔 传:“言敝俗相化,车服奢丽,虽相去万世,若同一流。”《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虽是打着‘革命文学’旗子的小报,只要有那上面的广告大半是花柳药和饮食店,便知道作者和读者,仍然和先前的专讲妓女戏子的小报的人们同流。”
(4).犹同辈;同类。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咎》:“ 范阳 卢献卿 , 大中 中举进士,词藻为同流所推。”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僕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 明 吴承恩 《拟宋赐辅臣同赏花钓鱼赋诗谢表》:“仰拂仁风,光生品汇;俯惊雅喝,恩洽同流。”
(5).比喻同声气。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二:“自君来此地,谓我颇同流。” 龚尔位 《开岁述怀用渊明游斜川韵示钝公》:“矧予独何人,而不与同流。”
《國語辭典》:不伦(不倫) 拼音:bù lún
不合道理、不像样。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袁张所制,偏驳不伦,薛谢之作,疏谬少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大姓虽怪他言语不伦,还不认真,说道:『老道平日专好说笑话耍。』」
《漢語大詞典》:比类(比類)
整理,按类排比。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礼教》:“然终不免为策括者,以其无心得而但知比类以求备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礼教》:“礼家讲求於纂辑比类,大抵於五典六仪之原多未详析,总缘误识以仪为礼耳。” 章炳麟 《〈新方言〉序》:“斯 戴君 转语之所以贵,因以比类,虑得六例。” 谢觉哉 《不惑集·整理材料》:“‘比类’,拿现在话讲,是‘调查研究’,是‘整理材料’。”
(1).仿效;效法。《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孔颖达 疏:“比谓比拟善类,以成己身之美行。”《国语·周语下》:“其后 伯禹 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羣生。” 韦昭 注:“类,亦象也。”
(2).比照旧例。《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大小,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饗。” 孔颖达 疏:“已行故事曰比,品物相随曰类。”《汉书·文帝纪》:“它不在此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后汉书·范升传》:“《京氏》既立,《费氏》怨望,《左氏春秋》復以比类,亦希置立。”
(3).比方,比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及 三閭 《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三章》诗序:“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牵比类,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 明 王世贞 《〈何大复先生集〉序》:“其缘情即象,触物比类,靡所不遂。”
(4).比拟;比较。 唐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诗:“若把古今相比类,姓 丁 仙鹤亦如斯。” 宋 王禹偁 《上太保侍中书》:“某因诣上閤,陈所见十事……其五事言内修其德,且引 汉文帝 时事迹以为比类。”《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定估比类当今时价,加贱减贵,酌取其中,总计合税之钱,折为布帛之数。”
(5).相类,相似。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茧有丝而茧非丝也,卵有雏而卵非雏也。比类率然,有何疑焉?” 晋 干宝 《〈搜神记〉序》:“ 卫朔 失国,二《传》互其所闻; 吕望 事 周 , 子长 存其两説。若此比类,往往有焉。”
(1).仿效;效法。《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孔颖达 疏:“比谓比拟善类,以成己身之美行。”《国语·周语下》:“其后 伯禹 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羣生。” 韦昭 注:“类,亦象也。”
(2).比照旧例。《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大小,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饗。” 孔颖达 疏:“已行故事曰比,品物相随曰类。”《汉书·文帝纪》:“它不在此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后汉书·范升传》:“《京氏》既立,《费氏》怨望,《左氏春秋》復以比类,亦希置立。”
(3).比方,比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及 三閭 《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三章》诗序:“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牵比类,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 明 王世贞 《〈何大复先生集〉序》:“其缘情即象,触物比类,靡所不遂。”
(4).比拟;比较。 唐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诗:“若把古今相比类,姓 丁 仙鹤亦如斯。” 宋 王禹偁 《上太保侍中书》:“某因诣上閤,陈所见十事……其五事言内修其德,且引 汉文帝 时事迹以为比类。”《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定估比类当今时价,加贱减贵,酌取其中,总计合税之钱,折为布帛之数。”
(5).相类,相似。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茧有丝而茧非丝也,卵有雏而卵非雏也。比类率然,有何疑焉?” 晋 干宝 《〈搜神记〉序》:“ 卫朔 失国,二《传》互其所闻; 吕望 事 周 , 子长 存其两説。若此比类,往往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