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3 【介绍】: 西汉泗水沛人。初为沛主吏掾。从刘邦入关,独收秦相府律令图书藏之,以是汉知天下关塞险要,郡县户口。刘邦王汉中,以何为丞相。又荐韩信为大将。楚汉相拒,留守关中,转输士卒粮饷,使军中给食不乏。刘邦称帝,论何功第一,封酂侯。后定律令制度,协助高祖消灭陈豨、韩信、黥布等,封相国。高祖死后,事惠帝,病危时荐曹参继相。卒谥文终。有《九章律》,今佚。
全汉文·卷十四
何,沛人。秦时为县主吏掾郡卒史。高帝起兵,以为沛丞。及王汉中,以为丞相。汉五年即皇帝位,封酂侯。十一年拜相国。惠帝二年卒,谥曰文终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相国。唐人。善画山水鬼神,气韵洒落。
相里金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0 【介绍】: 五代时并州人,字国宝。性勇悍果敢,折节下士。初从李存勖以战功补为小校,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累擢忻州刺史,严束部属,郡民安之,大有声绩。末帝即位,擢为陕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入后晋,移镇晋州,累为诸卫上将军,官至检校太尉,爵西河郡开国侯。
《漢語大詞典》:六井
又称 钱塘 六井。即: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 唐 李泌 做 杭州 刺史时,因居民饮水苦恶,引 西湖 水而成。井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内,多已湮没。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为 杭州 刺史,始筑堤捍 钱塘湖 ,钟洩其水,溉田千顷;復浚 李泌 六井,民赖其汲。”宋史·苏轼传:“﹝ 軾 ﹞后造堰牐,以为湖水畜洩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参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卷十三。
《漢語大詞典》:郢书(郢書)
郢 人夜书 燕 相国书,火不明,谓持烛者云:“举烛”,因误将“举烛”书入。后因以“郢书”指讹误的书信。 清 黄遵宪 《杂感》诗:“ 燕 相説 郢 书, 越 人戴章甫,多歧道益亡,举烛乃笔误。”参见“ 郢书燕説 ”。
分類:相国国书
《國語辭典》:郢书燕说(郢書燕說)  拼音:yǐng shū yān shuō
郢人在给燕相的信中误写「举烛」二字,而燕相则解释尚明、任贤之义。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比喻穿凿附会,扭曲原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泺阳消夏录四》:「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也作「燕说」。
分類:曲解原意
《漢語大詞典》:足谷翁(足穀翁)
唐 相国 韦宙 善于经营,积谷如山,皇帝因称其为“足穀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唐 相国 韦公宙 ,善治生…… 咸通 初,除 广州 节度使, 懿宗 以 番禺 珠翠之地,垂 贪泉 之戒。京兆从容奏对曰:‘ 江陵 荘积穀尚有七千堆,固无所贪。’ 懿皇 曰:‘此可谓之“足穀翁”也。’”后用以指富翁。 清 岳鸿振 《鬻女谣》:“君不见城中足穀翁,銖錙较算何其工。” 清 吴振棫 《厂述》诗之四:“请看足穀翁,飢饭饱即眠。”
《漢語大詞典》:相玺(相璽)
相国的官印。史记·楚世家:“ 怀王 大悦,乃置相璽於 张仪 。”参见“ 相印 ”。
分類:相国官印
《國語辭典》:相印  拼音:xiāng yìn
1.互为印證。如:「书本知识要能与实际生活相印。」
2.彼此投合。如:「心心相印」。
《國語辭典》:相印  拼音:xiàng yìn
宰相的官印。《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唐。韩愈 桃林夜贺晋公诗:「手把命圭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国语辞典》:活捉王魁  拼音:huó zhuō wáng kuí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王魁负桂英而娶韩相国之女,桂英愤而自缢海神庙,鬼魂至相府活捉王魁的故事。
《国语辞典》:言笑嘻怡  拼音:yán xiào xī yí
形容神情十分愉快。唐。刘禹锡〈代诸郎中祭王相国文〉:「晓下黄閤,车骑威迟。夕归华堂,言笑嘻怡。」
《国语辞典》:推贤任人(推贤任人)  拼音:tuī xián rèn rén
推荐贤士,任用人才。唐。严郢〈驳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公践台衡,专以推贤任人为务。」
《国语辞典》:意切言尽(意切言尽)  拼音:yì qiè yán jìn
态度恳切,言辞详尽。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自修遗表,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意切言尽,神识不昏。」也作「意切辞尽」。
《漢語大詞典》:怀银纡紫(懷銀紆紫)
指显贵。银,银印;紫,紫绶。 汉 制,相国、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绶;秩二千石皆银印。 汉 王充 论衡·命禄:“怀银紆紫,未必 稷 契 之才。积金累玉,未必 陶朱 之智。”
《漢語大詞典》:假相国(假相國)
代理相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 以 尉文 封 廉颇 为 信平君 ,为假相国。”
分類:代理相国
《漢語大詞典》:金印紫绶(金印紫綬)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 魏 晋 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亦作“ 金章紫綬 ”。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亦省称“ 金紫 ”。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
大相国寺
【佛学大辞典】
(杂名)在河南开封县治东北。齐天保六年建。初名建国。唐睿宗改为相国。宋至道二年重建。题寺额曰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又辽使入觐讫。翌日诣寺烧香。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相继重修。明末为河水淤没。清顺治时重建。乾隆时重修。赐额古汴名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