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衔接
不孕
鸳鸯阵
竞标
擢歌
朋扇
相卖
合音
互校
互证
衿期
对转
触激
联系
旁转
《國語辭典》:衔接(銜接)  拼音:xián jiē
互相连接。如:「火车车厢一节节互相衔接。」也作「衔接」。
《國語辭典》:不孕  拼音:bù yùn
无法怀胎。如:「这对夫妇结婚多年,一直为不孕所苦。」
《漢語大詞典》:鸳鸯阵(鴛鴦陣)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谭纶 、 戚继光 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国语辞典》:竞标(竞标)  拼音:jìng biāo
相互竞争,想要获得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的权利。如:「这次的工程发包,有许多家厂商竞标,情况非常激烈。」
《漢語大詞典》:擢歌
嬥歌。古代 巴 人相互牵手边跳边唱的一种民歌。后汉书·礼仪志下:“羽林孤儿, 巴 俞 擢歌者六十人为六列。”
《漢語大詞典》:朋扇
亦作“ 朋煽 ”。 相互勾结煽动。 唐 韩愈 《射训狐》诗:“聚鬼徵妖自朋扇,摆掉栱桷頽塈涂。”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枢密使 朱弘昭 、 冯贇 ……共相朋煽,妄举干戈。”
《漢語大詞典》:相卖(相賣)
相互出卖、背叛。战国策·东周策:“公何不令人谓 韩 魏 之王曰:‘欲 秦 赵 之相卖乎?何不合 周最 兼相,视之不可离,则 秦 赵 必相卖以合於王也。’”
《國語辭典》:合音  拼音:hé yīn
1.调和音调的高低、旋律。《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句下汉。郑玄。注:「兵书曰:『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矢,士卒振旅,将张弓大呼,大师吹律合音。』」
2.两个字连在一起快速读出而合成一个音。如「诸」为「之」「于」二字的合音。
3.物理学上指二音在同一空气位置中振动,联合产生的一音,称为「合音」。
《漢語大詞典》:合音字
(1).合二字之音为一字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现代方言中亦有。如 北京 话“不用”为“甭”。
(2).指拼音文字。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合音字为既开化人所用……合音之字,视而可识者,徒识其音,固不能知其义,其去象形,差不容以一黍。”
《漢語大詞典》:互校
相互校正。 清 郑珍 《〈郘亭诗抄〉序》:“室人每间壁交謫,乃方埋头蘸朱墨,参考互校,或拄颊擫管,垂目以思,如不闻。”
分類:相互校正
《漢語大詞典》:互证(互證)
相互证明。 清 江藩 国朝汉学师承记·顾炎武:“酌古通今,旁推互证。”
分類:相互证明
《漢語大詞典》:衿期
犹心期。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期许。魏书·崔休传:“ 仲文 弟 叔仁 ,性轻侠,重衿期。”
《國語辭典》:对转(對轉)  拼音:duì zhuǎn
声韵学上指语音中阴声韵与阳声韵发生互通的现象。参见「阴阳对转」条。
《漢語大詞典》:触激(觸激)
相互撞击;冲击。 唐 柳宗元 《石涧记》:“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牀下。” 清 徐葆光 《上滩行》:“顺流虽云乐,触激无坚完。”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其弦诵相授,素由耳治,久则音节谐熟,触激唇舌,不假思虑,而天纵其声。”
《國語辭典》:联系(聯繫)  拼音:lián xì
连络。如:「请以电话与我联系。」
《國語辭典》:旁转(旁轉)  拼音:páng zhuǎn
音韵学上指古音中阳声与阳声或阴声与阴声的相互转变。但条件必须是双方的主要元音相近,发音部位相似。例如:〔a〕转变为〔ε〕、〔en〕转变为〔ε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