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乘
相加;相继。汉书·王莽传中:“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輒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憒眊不渫。” 颜师古 注:“乘,积也,登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跋》:“ 吴 越 之事无他焉,举一国足以尽之,而反分为二篇,务以相乘。”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 唐 自 天寳 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加以世有内患,日就衰削。” 清 戴名世 《左生生字说》:“新与旧之相乘,盈与虚之相代,古与今之相閲,而消息循环,不可端倪。”
分類:相乘相继
《国语辞典》:盛衰相乘  拼音:shèng shuāi xiāng chéng
相乘,比喻相互消长。盛衰相乘指世事的兴盛衰微,相互消长。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慄慄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
《國語辭典》:九九  拼音:jiǔ jiǔ
1.算术乘法,即从一到九,二数相乘之数。
2.八十一,九的自乘数。《北史。卷七二。牛弘传》:「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属车九九,乘轩并毂。」
3.中国古代将夏至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为九个段落,每个段落各九天,分别称为夏九九和冬九九。通常所说的九九是指冬九九,即一年中气温由较低过渡到最冷,再逐渐回暖的一段时间。亦指九九中最末的一个九天。
4.九月九日重阳节。《唐诗纪事。卷一。中宗》:「薛稷得历字云:『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
《漢語大詞典》:五五
(1).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 汉 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
(2).二十五。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陆佃 注:“五五,五其音之五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老臣慺慺,愿国家同祚於 轩辕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为伊邑。”此谓 黄帝 有子二十五人。
(3).以五为行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鵠,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上飞 衡 阳 ,下宿 沅 汉 ,十十五五忽合而復散。”晋书·天文志中:“凡降人气,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头;又云,如人叉手相向。”
(4).谓以五人为伍,犹如古代军队编制。魏书·高佑传:“设禁贼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发则连其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
《漢語大詞典》:三九
(1).指三公九卿。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宦者夺人主之威,三九死庸竖之手。” 宋 范成大 《再次韵呈宗伟温伯》:“行当侍紫极,槐棘位三九。”
(2).指韭葅、生韭等三种韭菜。“九”为“韭”的谐音。喻清贫。 宋 苏轼 《后杞菊赋》:“ 何侯 方丈, 庾郎 三九。” 宋 刘子翚 《咏韭》诗:“肉食嘲三九,终怜气韵清。”
(3).即三九天。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至后九九气,谚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 清 黄景仁 《如梦令·晓遇》词:“寒否寒否,刚是昨宵三九。” 鲁光 《中国姑娘》:“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成千上万次地挥动长臂苦练枯燥乏味的基本功。”
(4).三九相乘,谓二十七。宋史·礼志二:“﹝郊坛﹞,三成用三九之数,广二十七丈。”
《漢語大詞典》:积数(積數)
(1).累计的数目或数量。汉书·天文志:“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是盐一斤,官糶得钱名为三十,其实斤多得二十八,少得二十六文,折长补短,每斤收钱不过二十六七,百姓折长补短,每斤用钱三十四,则是公私之閒每斤常失七八文也。下不及百姓,上不归官家,积数至多,不可遽筭。” 宋 徐铉 《筠州刺史林廷皓责授制》:“侵渔公帑,积数且多,干犯詔条,为罪不一。”
(2).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
《國語辭典》:自乘  拼音:zì chéng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数相乘,例如5×5×5的数值算法就是自乘。
《國語辭典》:乘方  拼音:chéng fāng
数学上指同一数自乘若干次的乘方。如2自乘四次,就是2的四次幂。也称为「乘幂」。
《國語辭典》:乘积(乘積)  拼音:chéng jī
数学上指两数或多数相乘所得的结果。简称为「积」。
《國語辭典》:乘数(乘數)  拼音:chéng shù
乘法运算中用以乘别数的法数。如3×5=15,5为乘数。
《国语辞典》:九九乘法表  拼音:jiǔ jiǔ chéng fǎ biǎo
从一到九,两数逐一相乘的乘法表。简称为「九九表」。
《国语辞典》:指数法则(指数法则)  拼音:zhǐ shù fǎ zé
1.数学上乘方数相乘除,其指数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由此所归纳出的定则,称为「指数法则」。通常指数法则有三个基本定理:(1)同底的乘方数相乘除,其指数须相加减。如:〔(X的二次方)乘(X的三次方)〕等于(X的五次方);〔(X的三次方)除以(X的二次方)〕等于(X的一次方)。(2)乘方数的乘方数,其指数须相乘。如:〔(X的二次方)的三次方〕等于(X的六次方)。(3)两数相乘除的乘方,等于两乘方数的相乘除。如:〔(X乘Y)的二次方〕等于〔(X的二次方)〕乘(Y的二次方);〔(X除Y)的二次方〕等于〔(X的二次方)除(Y的二次方)〕。
2.指认一函数为指数函数的定律,也称为「指数法则」。
《国语辞典》:二元运算(二元运算)  拼音:èr yuán yùn suàn
作用于两个对象的运算。如任意二数的相加或相乘。
《国语辞典》:结合律(结合律)  拼音:jié hé lǜ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目相加或相乘时,可任取若干项集合成若干群,而其结果均不变的定律。如:a+b+c=a+(b+c)=(a+b)+c。(a。b)。c=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