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56,分28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白俗
白獭髓(又作:白髓)
白梃
白铜鞮
白铜蹄
白头陪奉少年场
白头如新(又作:白头新)
惭白豕(又作:白头豕)
白头王建在
白头吟
白头吟
白兔公
白屋
白下门
白星
典故
白俗
 
贾岛瘦
  
相关人物
孟郊
 
贾岛


《苏轼文集》卷六三〈祭柳子玉文〉
猗欤子玉,南国之秀。甚敏而文,声发自幼。从横武库,炳蔚文囿。独以诗呜,天锡雄咮。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凡今卿相,伊昔朋旧。平视青云,可到宁骤。孰云坎轲,白发垂脰。才高绝俗,性疏来诟。谪居穷山,遂侣猩狖。夜衾不絮,朝甑绝馏。慨然怀归,投弃缨绶。潜山之麓,往事神后。道味自饴,世芬莫嗅。凡世所欲,有避无就。谓当乘除,并畀之寿。云何不淑,命也谁咎。顷在钱塘,惠然我觏。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南屏,莫宿灵鹫。雪窗饥坐,清阕间奏。沙河夜归,霜月如昼。纶巾鹤氅,惊笑吴妇。会合之难,如次组绣。翻然失去,覆水何救。维子耆老,名德俱茂。嗟我后来,匪友惟媾。子有令子,将大子后。颀然二孙,则谓我舅。念子永归,涕如悬霤。歌此奠诗,一樽往侑。
典故
千金球獭髓
 
宝屑无痕
 
灭瘢难辨玉
  
獭髓微痕
 
獭髓医颊
 
玉颊劳獭髓
  
白髓
 
眉额损
 
舞如意
 
调玉髓

相关人物
孙和


《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八〈医一·吴太医〉~665~
吴孙和宠邓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娇惋弥苦。命太医合药。言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和以百金购得白獭,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灭,左颊有赤点如痣。
《酉阳杂俎》前集卷八〈黥〉
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靥钿之名,盖自吴孙和郑夫人也。
《拾遗记》卷八〈吴〉
孙和悦邓夫人,常置膝上。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流污裤,娇姹弥苦。自舐其疮,命太医合药。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即购致百金,能得白獭髓者,厚赏之。……和乃命合此膏,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点如朱,逼而视之。更益其妍。诸嬖人欲要宠,皆以丹脂点颊而后进幸。妩惑相动,遂成淫俗。

例句

獭髓求鱼客,鲛绡托海人。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二

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 皮日休 游毛公坛

典故

《吕氏春秋》卷八《仲秋纪·简选》
「锄耰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东汉·高诱注:「梃,杖也。」
汉·贾谊《新书》卷一《过秦下》
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例句

黄巾攻郡邑,白梃掠生灵。 罗隐 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

典故
相关人物
萧衍(梁武帝)


《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
初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

例句

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朱庆余 送陈摽

典故

《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305~
初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弦管。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设无遮大会则为之。

例句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李白 襄阳歌

典故
白头陪奉少年场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典故
交盖倾
  
倾盖交欢
 
倾盖如故
 
倾盖论交
   
盖不须倾
 
轩盖倾

相关人物
邹阳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247~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昔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之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服虔云:「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孔丛子》卷上〈杂训〉~590~2~
子思曰然。吾昔从夫子于郯遇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而别。
《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
「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閒。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曰:……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按《家语》:『孔子遇程子于途,倾盖而语』。又《志林》云『倾盖者,道行相遇,軿车对语,两盖相切,小欹之,故曰倾也。』」

例句

尧舜至今万万岁,数子将为倾盖间。 李贺 相劝酒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异国惭倾盖,归途俟并粮。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怀一百韵

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骆宾王 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

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高正臣 晦日重宴

典故
惭白豕
 
白头豕
 
相关人物
彭宠
 
朱浮


《东观汉记》卷十五〈朱浮传〉~58~
朱浮与彭宠书,责之曰:「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例句

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之一

典故
东野亡来无丽句
 
白头王建在

相关人物
孟郊
 
王建


《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六〈赠王建〉
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典故

《乐府诗集》卷四十一《相和歌辞·白头吟》
解题:「宋鲍照『直如白丝绳』」,「陈·张正见『平生怀直道』」,……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玷玉之谤,君恩以薄,与古文近焉。

例句

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之城上蔷薇

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虞世南 怨歌行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张九龄 初秋忆金均两弟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江潭非所遇,为尔白头吟。 张九龄 将至岳阳有怀赵二

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 卢照邻 酬张少府柬之

如何悲此曲,坐作白头吟。 袁朗 秋夜独坐(一作邢邵诗)

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 陈子良 于塞北春日思归

典故
文君恨
 
文君绝
 
文君与马卿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司马相如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简释

白头吟:喻心境哀伤幽怨。唐骆宾王《在狱咏蝉》;“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例句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李白 白头吟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李益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汪遵 白头吟

碧鲜似染苌弘血,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桥上文君绝。 顾况 露青竹杖歌

典故
相关人物
彭祖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
又彭祖之弟子,青衣乌公、黑穴公、秀眉公、白兔公子、离娄公、太足君、高丘子、不肯来七八人,皆历数百岁,在殷而各仙去,况彭祖何肯死哉?又刘向所记《列仙传》亦言彭祖是仙人也。

例句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典故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
「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颜师古注:「白屋,谓白盖之屋以茅覆之,贱人所居。」

例句

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 张九龄 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

典故
白下门


《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金陵白下亭留别〉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齧古根。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典故
梦庚
 
庚星
 
李长庚
 
白星
 
长庚入梦
 
长庚占庆
 
长庚才调
 
长庚瑞
 
长庚绛霄
 
长庚诞贵
 
长庚象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4460~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皓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漢語大詞典》:郊寒
唐 代 孟郊 诗,清峭寒瘦,好作苦语,故称。 宋 朱熹 《西江月》词:“句稳翻嫌 白 俗,情高却笑 郊 寒。” 清 谭嗣同 《阻风洞庭湖赠李君时敏》诗之四:“ 援 晚可怜成画虎, 郊 寒苦恨不为龙。”
分類:孟郊
《國語辭典》:郊寒岛瘦(郊寒島瘦)  拼音:jiāo hán dǎo shòu
对于唐代诗人孟郊与贾岛作品风格的评论。参见「岛瘦郊寒」条。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漢語大詞典》:獭髓(獺髓)
獭的骨髓。相传与玉屑、琥珀和合,可作灭疤痕的贵重药物。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和 ﹞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 邓夫人 )颊,血流污袴……﹝太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 唐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之二:“獭髓求鱼客,鮫綃托海人。”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牵挂》套曲:“猫眼嵌双转轴乌金戒指,獭髓调百和香紫蜡胭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花含葱靨,翠联珠串,金妆獭髓霞絃,玉铸鱼纹云輦。”
《漢語大詞典》:白獭髓(白獺髓)
白獭的骨髓。可作珍贵的药物。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和 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命太医合药,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
《漢語大詞典》:白梃
亦作“ 白挺 ”。 大木棍。吕氏春秋·简选:“鉏櫌白挺,可以胜人之长銚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汉书·诸侯王表:“ 陈 吴 奋其白梃。”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白梃,大杖也。”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老卒笑道:‘仇怨之人,何拜謁之有!众百姓持白梃,候他到时,打杀了他,分而啖之耳。’” 清 赵翼 《阅邸抄》诗:“白梃不须矛戟鋭,丹枫都变帜旗新。” 章炳麟 《訄书·儒兵》:“夫治兵之道,莫径治气,以白梃遇刃,十不当二。”
《漢語大詞典》:白铜鞮(白銅鞮)
(1).见“ 白铜蹄 ”。
(2).见“ 白铜堤 ”。
《漢語大詞典》:白铜蹄(白銅蹄)
亦作“ 白铜鞮 ”。 南朝 梁 歌谣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 唐 李涉 《汉上偶题》:“今日 汉江 烟树尽,更无人唱《白铜鞮》。” 明 高启 《长安有狭斜行》:“小妇劝杯酒,能唱《白铜鞮》。”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白铜堤(白銅堤)
古代 襄阳 境内 汉水 堤名。 唐 刘禹锡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之二:“ 汉水 青山郭, 襄阳 白铜堤 。”一本作“ 白铜鞮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春》之一:“ 白铜堤 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 前蜀 韦庄 《浣溪沙》词之四:“緑树藏鶯鶯正啼,柳丝斜拂 白铜堤 。”一本作“ 白铜鞮 ”。
《漢語大詞典》:白铜蹄(白銅蹄)
亦作“ 白铜鞮 ”。 南朝 梁 歌谣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 唐 李涉 《汉上偶题》:“今日 汉江 烟树尽,更无人唱《白铜鞮》。” 明 高启 《长安有狭斜行》:“小妇劝杯酒,能唱《白铜鞮》。”
分類:歌谣
《國語辭典》:倾盖(傾蓋)  拼音:qīng gài
盖,马车上的伞盖。倾盖指途遇友好,停车靠近交谈,伞盖倾斜相交。引申为朋友相交亲切。《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传》:「谚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即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國語辭典》:白头如新(白頭如新)  拼音:bái tóu rú xīn
形容朋友相交甚久,彼此仍互不了解,好像新交的一样。《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也作「白发如新」、「白首如新」。
《漢語大詞典》:白头新(白頭新)
同“ 白头如新 ”。 宋 陆游 《送范舍人还朝》诗:“黄扉 甘泉 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朱东润 注:“白头新,古谚‘白头如新’,是説没有深交的人,即在相识很久以后,还当新交一样看待。”
《國語辭典》:辽东豕(遼東豕)  拼音:liáo dōng shǐ
比喻少见多怪且自命不凡。参见「辽东白豕」条。《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亦可比喻因见识浅薄而羞惭。常为自谦词。宋。江端友〈牛酥行〉:「持归空惭辽东豕,努力明年趁头市。」
《國語辭典》:白头吟(白頭吟)  拼音:bái tóu yín
1.汉卓文君所作的乐府诗。因司马相如欲聘娶茂陵女子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见《西京杂记》卷三。后比喻失欢哀怨之情为「白头吟」。唐。骆宾王 在狱咏蝉诗:「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出:「俺独自守空楼,望残春,白头吟罢泪沾巾。」
2.乐曲名。汉乐府〈楚调曲〉。汉时民间所流传的歌谣,属相和歌辞。传说源自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故事,后世多用此调写妇女被遗弃。伴奏乐器主要有琴、筝、笙或筑等。
《漢語大詞典》:白兔公
见“ 白兔公子 ”。
《漢語大詞典》:白兔公子
仙人名。相传为 彭祖 之弟子。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又 彭祖 之弟子 青衣乌公 …… 白兔公子 、 离娄公 、 太足君 、 高丘子 不肯来,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亦省作“ 白兔公 ”。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旧事仙人 白兔公 ,掉头归去又乘风。”
《國語辭典》:白屋  拼音:bái wū
1.以乾茅草覆盖的房屋。指贫穷人家住的房子。《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繇来白屋出公卿,到底穷通未可凭。」
2.涂饰成白色的屋子。如:「林间那栋白屋就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