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7,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登闳
登枢
躐登
降登
登践
登跻
登墙
北登
登来
登桥
登位
少登
登阶
登御
登相
《漢語大詞典》:登闳(登閎)
高大;高远。文选·扬雄〈羽猎赋〉:“歷五帝之寥廓,涉三皇之登閎。”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登,高也;閎,大也。”《汉书·扬雄传上》:“涉三皇之登閎。” 颜师古 注:“登閎,高远也。”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危望跨飞动,冥升躡登閎。”宋史·乐志十五:“睿谋雄雋,絀 汉高 狭陋,慕三皇二帝登閎,缉乐缀文明。”
分類:高大高远
《漢語大詞典》:登枢(登樞)
同“ 登极 ”。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表》:“体国经野,御辨登枢。” 王长卿 注:“北极为天枢,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人君之象。故人君即位曰登极,亦曰登枢。” 唐 陈子昂 《为赤县父老劝封禅表》:“惟陛下应天受命,握纪登枢,包括乾坤之灵,亭毒神明之化。”
分類:王长长卿
《漢語大詞典》:躐登
谓越级登迁。宋史·陈桷传:“当 秦檜 用事……士之夤缘攀附者,无不躐登显要。”
分類:越级
《漢語大詞典》:降登
谓古代按照一定的礼仪升阶、降阶或升席、降席,以示恭敬和礼让。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降登有数,神具醉饱。”《宋史·乐志十一》:“虔恭降登,神乎安留。”
分類:按照礼仪
《漢語大詞典》:登践(登踐)
登临;登上。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高臺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唐 李德裕 《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诗:“惆悵此生涯,无由共登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寺之正殿,即 憕 之寝室, 源 过殿必趋,未尝登践。”
分類:登临登上
《漢語大詞典》:登跻(登躋)
犹登攀。 宋 吴淑 《秋赋》:“三隥则 山简 登躋,九井则 仲文 游陟。”
分類:登攀
《漢語大詞典》:登墙(登牆)
登上墙头。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 阳城 ,迷 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以“登墙”作男女越礼相悦的典故。 唐 吴融 《宋玉宅》诗:“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復见人窥。”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 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宋 真德秀 《欧阳四门集》:“自世之学者离道而为文,於是以文自命者知黼黻其言而不知金玉其行,工骚者有登墙之丑,能赋者有涤器之污。”
《骈字类编》:北登
唐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北登嵔𡻱坂,东望姑苏台。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
《漢語大詞典》:登来(登來)
犹得来,得之。《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何休 注:“登,读言得。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孔广森 通义:“登来之者,犹言得之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经:“《公》《穀》则……来曰登来。”
《韵府拾遗 萧韵》:登桥(登桥)
杜甫诗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李远题桥赋意气而登桥有感沉吟而命茟爰书
《國語辭典》:登位  拼音:dēng wèi
登上王位。《三国演义》第三回:「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馀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
《韵府拾遗 蒸韵》:少登
郑锡日赋其少登也𤼵色腾光
《漢語大詞典》:登阶(登階)
(1).登上台阶。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降輦登阶,微闻玉声。”
(2).犹进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蒯聵 登於清府兮, 咎繇 弃而在壄。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王逸 注:“言己见君亲爱恶人,斥逐忠良,诚欲进身登阶,竭尽谋虑,意中狐疑,恐遇患害也。”
《漢語大詞典》:登御
(1).举用。 汉 蔡邕 《释诲》:“ 倕氏 兴政於巧工, 造父 登御於驊騮。”
(2).进荐给帝王。《后汉书·皇后纪序》:“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 唐 韩愈 《苦寒》诗:“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漢語大詞典》:登相
进位宰相。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潞公 自 庆历 八年登相,至七十九岁以太师致仕。”
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 六窠沙 ﹞沙深三尺……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