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病僧
病颜
竞病
称病
问病
病懒
余病
疲病
忧病
心病
病免
常病
贫非病
却病
病源
《韵府拾遗 蒸韵》:病僧
王禹偁诗幽鹭静翘春草碧病僧闲说夜涛寒
《韵府拾遗 删韵》:病颜(病颜)
李东阳诗空把清诗对病颜
《國語辭典》:竞病(競病)  拼音:jìng bìng
本指南朝梁曹景宗破魏师归来后,以竞、病二险韵赋诗的故事。典出《南史。卷五五。曹景宗传》。后用以为险韵的代称。《佩文韵府。卷八三。敬韵引苏轼诗》:「骚人未要逃竞病。」
《國語辭典》:称病(稱病)  拼音:chēng bìng
藉口有病。《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称病閒居,不慕官爵。」也作「称疾」。
《漢語大詞典》:问病(問病)
问候病人。史记·佞幸列传:“太子入问病, 文帝 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谁知我伯母病了,伯父正在那里纳闷,少不免到上房去问病。”
分類:问候病人
《韵府拾遗 旱韵》:病懒(病懒)
苏辙诗年来病懒百不堪
《漢語大詞典》:余病(餘病)
(1).未痊愈的病痛。《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復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餘病。”
(2).后遗症。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脑袋又恰巧磕在石头上,便晕过去了……他们回到养老堂里,倒也并没有什么余病,到第三天, 伯夷 就能够起床了。”
《漢語大詞典》:疲病
(1).困穷。韩非子·初见秦:“是故兵终身暴露於外,士民疲病於内,霸王之名不成。”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是时军旅暴兴,运路险涩,公随宜区处,资粮丰给,而民不疲病。”
(2).疾病;疲乏。 三国 魏 嵇康 《诣蒋公文》:“负薪疲病,足力不彊。”南史·隐逸传下·沈麟士:“明府德履冲素,留心山谷,是以披褐负杖,忘其疲病。”《水浒传》第一○五回:“如此溽暑,军士往来疲病。”
《漢語大詞典》:忧病(憂病)
犹言忧愁痛苦。诗·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汉 郑玄 笺:“嬛嬛然孤特,在忧病之中。”
《國語辭典》:心病  拼音:xīn bìng
1.不可、不愿告人的愁恨。《红楼梦》第九七回:「黛玉因昨日听得宝玉宝钗的事情,这本是他数年的心病,一时急怒,所以迷惑了本性。」
2.人的短处或怕人知道的隐私。《红楼梦》第六二回:「彩云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
3.心脏病。如:「他的心病又复发了,现在在加护病房。」
《國語辭典》:病免  拼音:bìng miǎn
因病免官。《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唐。白居易序洛诗序〉:「太和二年,诏授刑部侍郎,明年病免归洛。」
分類:免职
《韵府拾遗 敬韵》:常病
后汉书王符传婴儿常病伤于饱也
《國語辭典》:贫非病(貧非病)  拼音:pín fēi bìng
在贫困中不改变操守的话,贫穷并不是可耻的事。语出《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公冶长传》:「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
《國語辭典》:却病(卻病)  拼音:què bìng
免除疾病。如:「健康食品因强调滋补却病的功能而大受欢迎。」
分類:消除病痛
《國語辭典》:病源  拼音:bìng yuán
病发的原因。《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传。许胤宗传》:「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也作「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