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疆圻
(1).犹疆界。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定 蜀 汉 之疆圻,扼 黔 巫 之襟带。”
(2).边疆。借指封疆大吏。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家传方略,勇敢性成,连任疆圻,多所筹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又前 两广 总督 岑春煊 颇有知兵之名,久任疆圻,威望夙著。”
《漢語大詞典》:疆里
(1).疆场邑里。《文选·左思〈蜀都赋〉》:“沟洫脉散,疆里綺错,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张铣 注:“疆里,疆埸邑里也,如锦綺之杂错。”参见“ 疆埸 ”。
(2).界限,指定的范围。
《國語辭典》:疆埸  拼音:jiāng yì
1.国界、边境。《左传。桓公十七年》:「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晋。江统徙戎论〉:「惟以待之有备,禦之有常,虽稽颡执贽,而边城不弛固守,为寇贼彊暴,而兵甲不加远征,期令境内获安,疆埸不侵而已。」
2.田畔、田界。《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3.战场。唐。杜牧为中书省门下请追尊号表〉:「今陛下用仁义为干戈,以恩信为疆埸,所求必至,有斗必先。」俗误作「疆场」。
《漢語大詞典》:疆垂
边疆;边境。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杨倞 注:“垂,与‘陲’同。”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抚柔疆垂, 戎 狄 率从。”宋书·袁豹传:“蕞尔 譙纵 ……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扰我 蛮 獠 ,摇荡我疆垂。”
分類:边疆边境
《漢語大詞典》:四疆
四方的疆界。周礼·地官·封人:“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君悉择四疆之中,出大臣以环之,黔首外死,大臣内空。”
分類:四方疆界
《漢語大詞典》:疆亩
境界和田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古者黄鐘、律歷、疆畮、冕服、圭璧、尊彝之属,皆取裁於尺,而 周 尺为準。”
分類:境界田亩
《漢語大詞典》:殊疆
指远方异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漢語大詞典》:疆隅
犹边疆。 清 李来泰 《中山贡使入朝纪事》诗:“环海近添新郡县, 中山 已属旧疆隅。”
分類:边疆
《漢語大詞典》:疆候
边境上的候人。 宋 曾巩 《成卓阁门祗候制》:“尔处徼巡之任,能练达人情,辑寧疆候。守边之臣,称尔之材,谓难代易。”参见“ 候人 ”。
分類:边境候人
《國語辭典》:候人  拼音:hòu rén
《诗经。曹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候人,刺近小人也。」首章二句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漢語大詞典》:疆索
犹疆域。谓按法制治理的国土。语出左传·定公四年:“ 聃 季 授土, 陶叔 授民,命以《康誥》而封於 殷 虚,皆启以 商 政,而疆以 周 索。” 杜预 注:“疆理土地以 周 法。索,法也。” 杨伯峻 注:“疆以 周 索,依 周 制画经界,分地理也。”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 中华 为 汉 族疆索, 满 清 窃据,实数万万同胞之耻。”
《國語辭典》:回疆  拼音:huí jiāng
新疆天山南路为信仰回教的回族所聚居,故称为「回疆」。
《国语辞典》:苗疆  拼音:miáo jiāng
本指云南贵州一带,后泛指偏远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公子妓院说科场,家人苗疆报信息。」
《漢語大詞典》:疆畛
地界;界限。新唐书·元载传:“膏腴别墅,疆畛相望,且数十区。”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地广袤际,西不见疆畛。”
分類:地界界限
《漢語大詞典》:界疆
疆界,国家或地域的边界。 三国 吴 韦昭 《吴鼓吹曲·秋风》:“边垂飞羽檄,寇贼侵界疆。”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皆云胡骑来,斫伐尤狓猖。并力与之争,仅得保界疆。”
《漢語大詞典》:遐疆
(1).边疆。《宋书·二凶传》:“凡此诸帅,皆英果权奇,智略深赡,名震中土,勋畅遐疆。” 清 郝懿行 《宋琐语·词赡》:“詔曰:‘乃者权臣陵纵,兆乱基祸。故 吉阳 令 张约之 抗疏矢言,至诚慷慨,遂事屈群丑,殞命遐疆,志节不申。’”
(2).广阔无垠之境界。 唐 朱怀隐 《大唐方与县故栖霞寺讲堂佛钟经碑》:“荫菩提之巨泽,尽芬子於方城,游无碍之遐疆,承天衣於磐石。”
《韵府拾遗 阳韵》:争疆(争疆)
管子臣闻之诸侯争于疆者勿与分于疆今君何不定三君之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