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上镜头(上镜头)  拼音:shàng jìng tóu
1.在电视或电影萤幕上出现。如:「演员歌星们为增加知名度,总是尽量争取上镜头的机会。」
2.形容某些人透过摄影镜头表现出来的神情特别好看。如:「她十分上镜头,得到许多制片的青睐。」
《漢語大詞典》:放映队(放映隊)
流动性的电影放映单位。放映队携带放映设备到农村、工矿、部队、学校及边远地区巡回放映电影。
《國語辭典》:放映机(放映機)  拼音:fàng yìng jī
放映电影用的机器。用强光源透过影片上的形象,经过镜头映在银幕上。放映机附带光电设备,把影片上的声带变成声音。
《漢語大詞典》:分镜头剧本(分鏡頭劇本)
导演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进行导演构思,将整个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切为许多准备拍摄的镜头。用文字记录这些镜头的剧本,称为分镜头剧本。
《國語辭典》:反派  拼音:fǎn pài
戏剧、电影中饰演邪恶、不道德的人。
《國語辭典》:幻灯片(幻燈片)  拼音:huàn dēng piàn
供幻灯机放映用的透明胶片,其影像与原物颜色相同,也可供给印相或放大相片用,有黑白、彩色二种。
《漢語大詞典》:画外音(畫外音)
电影中指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亦借指文艺作品中外加于人物或事件的议论。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十四:“关于这种体裁(指特写)的写作如果有什么经验教训可说,那就是:要尽量克制--抑制好发议论的冲动,有议论宁可另外写成随笔杂文,尽量不夹在描写中。在这一点上,我特别喜欢 契诃夫 。他从不把笔下的人物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也不使用‘画外音’。”
《國語辭典》:回顾展(回顧展)  拼音:huí gù zhǎn
将过往的作品或资料汇整之后做有系统的展览,使人能看出其成长变迁及发展的过程。如:「三十年代电影回顾展将在下周开幕。」
《國語辭典》:海报(海報)  拼音:hǎi bào
一种平面设计的广告。将图画与文字适当的安排在一画面上,贴在街头或车厢内,引起大家的注意,以收宣传的效果。
《國語辭典》:国际电影节(國際電影節)  拼音: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
由一个国家或地方团体所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览活动,具有观摩和竞赛的性质,并带有一定的商业宣传作用。
《漢語大詞典》:顾柯
(georgecukor,1899-1983)美国电影导演。曾在百老汇任舞台监督和导演。1930年从影。以改编名著著称。一生执导《小妇人》《茶花女》《煤气灯下》《费城故事》等五十余部影片,其中《窈窕淑女》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國語辭典》:场景(場景)  拼音:cháng jǐng
1.在摄影场内搭建的布景,用以表示实景。相对于外景而言。
2.场面、情景。如:「历史场景」、「离别场景」。
《漢語大詞典》:巴山夜雨
中国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叶楠编剧,吴永刚总导演,吴贻弓导演,李志舆、张瑜主演。“文革”期间,女青年刘文英奉命与李彦押解“反革命”诗人秋石搭乘川江轮船。刘文英受同舱五位善良乘客的影响,在李彦的支持下,毅然释放了秋石。
《國語辭典》:霸王别姬(霸王別姬)  拼音:bà wáng bié jī
1.秦末项羽兵败被困时,慷慨悲歌,与爱妾虞姬和爱马诀别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形容英雄豪杰处于穷途末路,慷慨悲壮、不胜凄凉。也作「霸王悲歌」、「泣别虞姬」、「虞歌决别」、「虞姬永别」。
2.戏曲剧目。秦代故事戏。叙刘邦与项羽相约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韩信用计使项羽进兵,又在十里山布下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项羽在营中听见四面的汉军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以为楚军都已降汉,乃与爱妾虞姬饮酒作别。后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至乌江时,因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乃自刎而死。
《漢語大詞典》:伴音
在电影和电视中配合图像的声音。也叫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