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1,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甲胄
戈甲
解甲
带甲
太甲
菜甲
花甲
某甲
铁甲
六甲
洗甲
甲帐
甲令
银甲
擐甲
《漢語大詞典》:甲胄
(1).铠甲和头盔。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书·说命中:“唯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孔 传:“甲,鎧;胄,兜鍪也。”汉书·王莽传上:“甲胄一具,秬鬯二卣。”《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字的两旁,上下排列一些泥塑的历史上的名人,文戴纱帽,武披甲胄。”
(2).泛指兵器。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任甲胄於忠信,施干櫓於礼义。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劳;小往大来,变东作西成之器。”
(3).披甲戴盔。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衰絰则有哀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国语·晋语三:“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旧唐书·刘玄佐传:“明晨,衙兵皆甲胄,拥 士寧 登重榻。”
(4).指战争。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
《漢語大詞典》:戈甲
(1).戈和铠甲。亦泛指武器装备。尉缭子·兵令下:“内卒出戍,令将吏授旗鼓戈甲。”南史·刘之亨传:“总督众军,杖节而西,楼船戈甲甚盛。”
(2).指战争或军队。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况封畿戈甲之餘,壠亩榛芜之后,疲羸未復,疮痏未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阴风恶,戈甲遍荒郊,杀气黯青霄。” 清 顾炎武 《表哀诗》:“欲求 防 墓处,戈甲满江潯。”
《國語辭典》:解甲  拼音:jiě jiǎ
脱下铠甲军服。《淮南子。人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是夜张辽得胜回城,赏劳三军,传令不许解甲宿睡。」
《國語辭典》:带甲(帶甲)  拼音:dài jiǎ
披甲冑的将士。《国语。越语上》:「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唐。杜甫 送远诗:「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國語辭典》:太甲  拼音:tài jiǎ
1.人名。商王,汤之孙。既立,纵欲无度,伊尹放逐于桐,居三年,太甲悔过向善,能修德,伊尹迎归,百姓以宁。见《书经。太甲中》。
2.书经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分類:星名太乙
《漢語大詞典》:菜甲
菜初生的叶芽。 唐 杜甫 《有客》诗:“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明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作》诗:“ 秋月庵 居春也豪,药苗菜甲满西皋。” 胡蕴 《杂诗》之十八:“菜甲怒生见英挺,梅花古致在萧疎。”
分類:初生
《國語辭典》:花甲  拼音:huā jiǎ
年满六十岁。以天干、地支组合,六十年一甲子。因干支错综参互,故称为「花甲」。《西游记》第二○回:「又问:『年寿岁何?』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國語辭典》:某甲  拼音:mǒu jiǎ
1.称呼别人的代词。《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谨附某官某甲,奉表以闻。」
2.自称的代词。《景德传灯录。卷六。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速道将来,沩山云:某甲不道,请和尚道。」
《國語辭典》:铁甲(鐵甲)  拼音:tiě jiǎ
铁片制成的铠甲。《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衣铁甲,操铁杖,以战。」《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也称为「铁衣」。
《國語辭典》:六甲  拼音:liù jiǎ
1.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故称为「六甲」。《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2.俗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相传男女于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天配合,最易怀孕,故名。《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受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
3.一种五行方术,可据以隐遁或避除神鬼。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五行有驿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说。」
4.道教指供天帝驱使的阳神。道士可用符咒召请以祈驱鬼。《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风电,筴鬼神。」
5.星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华盖杠旁六星曰六甲,可以分阴阳而配节候,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而授农时也。」
《漢語大詞典》:洗甲
洗净甲兵,以便收藏。谓停止战事。《宋史·乐志十六》:“覆盂连瀚海,洗甲挽天河。”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疏表杰作:“波澄海国,看王师洗甲而还。”《花月痕》第四八回:“ 剑秋 、 小岑 原是鋭意洗甲 长江 ,无奈 金陵 气数未尽,却钻出五个妖妇来。”参见“ 洗兵 ”。
《國語辭典》:洗兵  拼音:xǐ bīng
周武王征商遇雨,以为是老天为其洗刷兵器的好兆头,后来果然灭了商纣。见汉。刘向《说苑。卷一三。权谋》。后遂以此比喻军队之出征。南朝梁。简文帝〈陇西行〉三首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唐。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洗兵救卫郡,诱敌讨幽都。」亦比喻战胜后息兵。晋。左思〈魏都赋〉:「洗兵海岛,刷马江洲。」唐。刘长卿 平蕃曲三首之一:「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
《國語辭典》:甲帐(甲帳)  拼音:jiǎ zhàng
汉武帝所造的帐幕。南朝梁。沈约 咏帐诗:「甲帐垂和璧,螭云张桂宫。」《太平御览。卷六九九。服用部。帐》:「汉武故事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漢語大詞典》:甲乙帐(甲乙帳)
(1). 汉武帝 所造帐幕。饰琉璃珠、夜光珠等珍宝者为甲帐,以居神;其次为乙帐,以自居。见汉武故事汉书·西域传赞:“於是广开 上林 ,穿 昆明池 ,营千门万户之宫,立神明通天之臺,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颜师古 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参见“ 甲帐 ”。
(2).财物收支帐册。 清 赵翼 《余既答稚存黄金之嘲再作长句报之》:“我将请司甲乙帐,朱出墨入烦记註。”
《漢語大詞典》:甲令
第一道法令;朝廷颁发的重要的法令。汉书·韩信彭越等传赞:“唯 吴芮 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絶。庆流支庶,有以矣夫,著于甲令而称忠也。” 颜师古 注:“甲者,令篇之次也。”宋书·庐江王祎传:“朕应天命,光宅四海……永垂画一,著于甲令。”易·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唐 孔颖达 疏:“甲者创制之令者,甲为十日之首,创造之令,为在后诸令之首,故以创造之令谓之甲。故 汉 时谓令之重者,谓之甲令,则此义也。”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国家崇奬名节,风励流俗,著之甲令。”
《國語辭典》:银甲(銀甲)  拼音:yín jiǎ
1.银制的指甲套。用来弹筝或琵琶。唐。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一○首之五:「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唐。李商隐〈无题〉诗二首之一:「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2.铠甲。《新唐书。卷二一。礼乐志十一》:「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被银甲执戟而舞。」
《國語辭典》:擐甲  拼音:huàn jiǎ
穿著铠甲。《国语。吴语》:「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
分類:甲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