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田中
西畴
田产
中下
芜秽
间作
种田
产业
原田
水潦
官田
地界
薄田
春田
农田
《漢語大詞典》:田中
(1).田地之中;田野之中。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昔 汝南 有人於田中设绳罥以捕麞。”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之三:“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沈从文 《牛》:“ 大牛伯 ……牵了那被教训过一顿说是‘撒娇偷懒’的小牛,到田中去做事。”
(2).指乡村。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唐 韦应物 《答畅校书当》诗:“偶然弃官去,投跡在田中。”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西湖 僧 仪 ,尝以诗上权臣云:‘我本田中一比丘,却来乘马不乘牛。如今马上风波急,不似田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西畴(西疇)
西面的田畴。泛指田地。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於西畴。” 宋 陆游 《遣兴》诗:“老病岂堪常作客,梦寻归路傍西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杭菫浦 题其《归来草》云:……东皋舒啸復西畴,人较 柴桑 更远游。”
《國語辭典》:田产(田產)  拼音:tián chǎn
田地产业。《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二》:「两淮归正,忠义有田产者,蠲役五年。」《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的家里只有一位母亲,靠著祖上有些田产过活。」
《漢語大詞典》:中下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书·禹贡:“﹝ 兗州 ﹞厥田惟中下。” 孔 传:“田第六。”书·禹贡:“﹝ 雍州 ﹞厥赋中下。” 孔 传:“赋第六。”
(2).中等里的下等。 宋 何薳 墨经·松:“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
(3).指中策和下策。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然制御上略,歷世无闻; 周 汉 之策,仅得中下。” 明 袁宏道 《感事》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於今有是非。”
《國語辭典》:芜秽(蕪穢)  拼音:wú huì
1.杂草丛生,土地荒废。《楚辞。宋玉。九辩》:「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2.比喻作奸败德的人。《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剪除芜秽,惟刑以张。」
《国语辞典》:间作(间作)  拼音:jiàn zuò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在一作物生育期间,于该作物行株间栽培另一种或多种作物的方式。
《國語辭典》:种田(種田)  拼音:zhòng tián
种植五谷蔬菜等农作物。《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欲为久驻之计,乃令蜀兵与魏民相杂种田。」《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他是个不中用的货,又不会种田,又不会作生意。」也作「种地」。
《國語辭典》:产业(產業)  拼音:chǎn yè
1.货财、土地、屋宅等财产的总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他乘我手中窘迫,贪图产业,百般勒掯。」
2.农、矿、工、商等经济事业的总称。也称为「实业」。
《國語辭典》:产业工人(產業工人)  拼音:chǎn yè gōng rén
生产事业中从事劳动生产的工人。
《國語辭典》:原田  拼音:yuán tián
平原上的田地。《诗经。周南召南谱》:「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唐。张九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诗:「雨我原田,亦既有年。」
《漢語大詞典》:水潦
1.大雨;雨水。礼记·曲礼上:“水潦降,不献鱼鳖。”左传·襄公十年:“水潦将降,惧不能归,请班师!”魏书·崔浩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 宋 张虙 月令解卷九:“季夏,水潦盛昌,故行夏令则为大水。”
2.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荀子·王制:“修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藏。”《淮南子·天文训》:“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潦东流。” 唐 高适 《苦雨寄四房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清 刘大櫆 《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迺作徒杠,迺作舆梁,亘若白虹,蹴波以浮,水潦骤涨,民不病涉。”
《國語辭典》:官田  拼音:guān tián
公家所有的田地。如:「古时官田通常由佃农耕种。」宋。乐雷发 逃户诗:「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國語辭典》:地界  拼音:dì jiè
土地的范围标识。《红楼梦》第二回:「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
《國語辭典》:薄田  拼音:bó tián
1.土壤贫瘠的田地。《红楼梦》第六回:「这刘姥姥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孽海花》第二八回:「你想他们各具天才,各怀野心,几亩祖传下来的薄田,那个放在眼里?」
2.谦称自己的田地。《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
《漢語大詞典》:春田
(1).春季的田猎。礼记·曲礼下:“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羣,士不取麛卵。”《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 汉 郑玄 注:“春田为蒐。” 南朝 梁 庾肩吾 《为武陵王拜仪同章》:“都尉春田,犹居塞外;单于冬猎,不入 渔阳 。”
(2).春季的田地。宋书·周朗传:“春田三顷,秋园五畦。” 唐 王维 《辋川别业》诗:“不到 东山 向一年,归来纔及种春田。” 唐 皎然 《送张孝廉赴举》诗:“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國語辭典》:农田(農田)  拼音:nóng tián
可供耕种的田地。《礼记。王制》:「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