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4,分17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尼甫
王实甫
神甫
尚甫
支甫
三甫
颀甫
章甫荐履
章甫衮衣
章甫缝掖
王夷甫识石勒
台甫
尊甫、尊公
查甫
不甫能勾
《漢語大詞典》:尼甫
见“ 尼父 ”。
《國語辭典》:尼父  拼音:ní fǔ
对孔子的尊称。古时常在男子字后加父字以示尊敬,因孔子字仲尼,故称为「尼父」。《文选。王粲。登楼赋》:「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也作「尼甫」。
《国语辞典》:王实甫(王实甫)  拼音:wáng shí fǔ
人名。名德信,生卒年不详,元大都(今北平市)人。工乐府,所著《西厢记》,世推为北曲第一,又有《丽春堂诸杂剧十四种》。
《國語辭典》:神甫  拼音:shén fǔ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又到天主堂去拜访了那个神甫,名叫克扯斯。」也称为「神父」。
分類:神父
《國語辭典》:神父  拼音:shén fù
1.对贤明长官的尊称。《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宋登传》:「为汝阴令,政为明能,号称『神父』。」
2.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也称为「神甫」。
《漢語大詞典》:尚甫
见“ 尚父 ”。
《漢語大詞典》:尚父
亦作“ 尚甫 ”。
(1).指 周 吕望 。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尚父, 吕望 也。尊称焉。”一说为 吕望 之字。 马瑞辰 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 尚父 其字也,犹 山甫 、 孔父 之属。”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汉 班彪 《游居赋》:“想 尚甫 之威虞,号苍兕而明誓。”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 清 唐孙华 《磻溪》诗:“ 尚父 精神老更遒,一竿唾手取神州。”
(2).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至西京,为太师,号曰尚父。”新唐书·郭子仪传:“ 德宗 嗣位,詔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帝矍然欲翦除,而惮其握兵,因尊为尚父。”《三国演义》第八回:“﹝ 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
《漢語大詞典》:支甫
见“ 支父 ”。
《漢語大詞典》:支父
亦称“ 支甫 ”。亦称“ 支伯 ”。 古代贤士,全称为 子州支父 。或说姓 子 名 州 ,字 支父 。庄子·让王:“ 尧 以天下让 许由 , 许由 不受。又让於 子州支父 , 子州支父 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舜 让天下於 子州支伯 。 子州支伯 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 支父 ,字也,即 支伯 也。”汉书·古今人表分人物为九等,列 子州支父 为第二等“上中仁人”。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大 魏 之德,光于 唐 虞 ,明公盛勋,超于 桓 文 。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岂不盛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昔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子州支甫 , 舜 亦让于 善卷 、 石户之农 、 北人舞择 ,或退而耕 潁 之阳,或辞以幽忧之疾。”《陈书·高祖纪下》:“朕东西退让,拜手陈辞,避 舜子 於 箕山 之阳,求 支伯 於沧洲之野。”
分類:贤士全称
《漢語大詞典》:三甫
明 诗人 余曰德 字 德甫 , 张佳允 字 肖甫 , 张九一 字 助甫 ,合称“三甫”。 清 姚之骃 元明事类钞·人品二·三甫:“ 嘉靖 中,五子创诗社于 长安 , 于鳞 ( 李攀龙 )出守, 元美 ( 王世贞 )为政, 南昌 余德甫 ( 曰德 )、 铜梁 张肖甫 ( 佳允 )及 助甫 ( 九一 )相继入焉,是为七子。 元美 所谓‘吾党有三 甫 ’是也。” 清 吴景旭 历代诗话·五子七子:“ 东郡 谢茂 秦榛 , 济南 李于麟 攀龙 , 吴郡 王元美 世贞 , 长兴 徐子与 中行 , 广陵 宗子相 臣 , 南海 梁公实 有誉 ,於时称五子,实六子也……又益以 南昌 徐德甫 曰德 , 铜梁 张肖甫 佳允 ,则所谓七子者也。又有 新蔡 张助甫 九一 ,与 德甫 、 肖甫 相继入七子社者,此 元美 所云‘吾党有三 甫 ’也。”
分類:诗人
《漢語大詞典》:颀甫(頎甫)
即圻父。古官名。掌封圻内兵甲。頎,通“ 圻 ”。隶释·汉高阳令杨著碑:“頎甫班爵,方授银苻。” 洪适 释:“以圻父作祈父,此云頎甫,盖又借用。”
分類:官名兵甲
《國語辭典》:章甫荐履(章甫薦履)  拼音:zhāng fǔ jiàn lǚ
章甫,古代的礼冠。履,鞋子。章甫荐履指把戴在头上的帽子,垫在鞋子下面。比喻行事颠倒,是非不分。《文选。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分类字锦》:章甫衮衣
孔丛子子顺曰先君相鲁鲁人谤诵曰麛裘而芾投之无戾芾之麛裘投之无邮及三月政成化既行民又作诵曰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
《國語辭典》:章甫缝掖(章甫縫掖)  拼音:zhāng fǔ féng yè
章甫,礼冠。缝掖,袖子宽大的衣服。章甫缝掖指儒者的服饰。《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章甫缝掖,儒者衣服。」
《漢語大詞典》:王夷甫识石勒(王夷甫識石勒)
晋 王衍 ,字 夷甫 ,位望隆重,有识鉴。 石勒 年十四,行贩 洛阳 ,倚啸上东门。 衍 见而异之,谓将为天下患。长而为群盗,归 刘渊 ,屡将兵陷州郡。 晋 太兴 中,自称 赵王 ,旋杀 刘曜 称帝,建立 后赵 政权,于十六国中,最为强盛。事见晋书·石勒载记后以“王夷甫识石勒”喻能预识心怀异志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 九龄 ﹞因奏曰:‘ 禄山 狼子野心,而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絶后患。’ 玄宗 曰:‘卿勿以 王夷甫 识 石勒 之意,误害忠良。’”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 张九龄 云]‘陛下,此人有异相,留他必有后患。’[正末云]‘卿勿以 王夷甫 识 石勒 ,留着怕做甚么?兀那左右,放了他者。’”
《國語辭典》:台甫(臺甫)  拼音:tái fǔ
尊称他人的名字或别号。《儒林外史》第一○回:「三公子道:『先生贵姓,台甫?』那人道:『晚生姓陈,草字和甫,一向在京师行道。』」
分類:敬辞表字
《高级汉语词典》:尊甫、尊公
称别人父亲
《国语辞典》:查甫  拼音:chá fǔ
闽南方言。指男人。
《国语辞典》:不甫能勾  拼音:bù fǔ néng gōu
不,语助词,无义。不甫能勾谓方能够、才能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也作「不付能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