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分2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甘泉
甘棠
甘露
甘心
甘旨
甘雨
甘苦
甘霖
分甘
自甘
甘泽
不甘
甘于
泉甘
甘受
《國語辭典》:甘泉  拼音:gān quán
1.滋味甜美的泉水。《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倘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若气运已终,臣亮等愿死此处。」
2.县名。在陕西省。旧属延安府。
3.一座秦代的离宫。位于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山上,汉武帝时曾有扩建。《文选。张衡。东京赋》:「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
4.东汉扬雄所作赋名。记孝成帝祀于甘泉宫的威仪。《文选。徐敬业。古意詶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甘泉警烽候,上谷拒楼兰。」
《國語辭典》:甘棠  拼音:gān táng
1.棠梨的别名。参见「棠梨」条。
2.《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甘棠,美召伯也。」或以为南国之人,爱召穆公虎而及其所曾憩息之树,因作是诗。首章二句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國語辭典》:甘露  拼音:gān lù
1.甘美的雨露。古人以为天下太平的瑞徵。《汉书。卷八。宣帝纪》:「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文选。贾谊。过秦论》:「甘露既降,朱草萌芽。」
2.旧时迷信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胜甘露灌体,得一个身子平安倒大来喜。」
3.蚜虫的分泌物,味甜如蜜。
4.年号:(1)汉朝宣帝年号(西元前53~前50)。(2)三国魏废帝高贵乡公年号(西元254~259)。(3)三国吴主孙皓年号(西元265~266)。(4)前秦苻坚年号(西元359~364)。
《國語辭典》:甘心  拼音:gān xīn
1.乐意、情愿、自愿。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你也算得一方之主,为什么要听那陆贼的指挥?不是甘心做他的奴隶吗?」
2.感到称心、痛快。《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國語辭典》:甘旨  拼音:gān zhǐ
美味。《文选。潘岳。闲居赋》:「堇荠甘旨,蓼荾芬芳。」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迨中入学宫,游艺四方,稍致甘旨之养。」
《國語辭典》:甘雨  拼音:gān yǔ
及时雨。《诗经。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
《國語辭典》:甘苦  拼音:gān kǔ
1.甘味和苦味。《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聊斋志异。卷二。龁石》:「向日视之,即知石之甘苦酸咸,如啖芋然。」
2.比喻处境的顺逆与苦乐。《史记。卷三四。燕召公世家》:「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像大人这样体恤人,晓得人家甘苦,只要有本事能报效,还怕后来没有提拔吗?」
3.困苦。《红楼梦》第一一五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好些。」
《國語辭典》:甘霖  拼音:gān lín
甜美的雨水。指解除旱象的雨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分類:甘霖甘雨
《國語辭典》:分甘  拼音:fēn gān
1.分甘味与人以示慈爱。宋。黄庭坚〈赣上食莲有感〉诗:「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2.与人同乐。《晋书。卷七○。列传。应詹》:「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漢語大詞典》:自甘
心甘情愿。清史稿·张煌言传:“圣贤学问,故每毡雪自甘,胆薪深厉,而卒以成事。”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
《漢語大詞典》:甘泽(甘澤)
(1).甘雨。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昔 东海 孝妇,感天致旱, 于公 一言,甘泽时降。”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仇兆鳌 注引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浓云密布,甘泽如倾。”
(2).甘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分類:甘雨
《國語辭典》:不甘  拼音:bù gān
不乐意、不情愿、不服气。《三国演义》第二回:「飞曰:『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绝艺,不甘轻配凡女。」
《漢語大詞典》:甘于
甘心于;情愿:~牺牲。
《骈字类编》:泉甘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国语辞典》:甘受  拼音:gān shòu
情愿忍受。《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李洪信叼叼地何曾住口,知远那穷神怎生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