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兰州市(兰州市)  拼音:lán zhōu shì
城市名。旧称为「金城」。位于大陆地区甘肃省陇中、皋兰山北麓,黄河南岸。自古为陇西出入的河港,也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大陆地区中央位置,扼内地与西域交通要冲,为西陲重镇,农业发达,烟草著名。为陇中第一大都市。
《国语辞典》:武威县(武威县)  拼音:wǔ wēi xiàn
县名。位于甘肃省境中部,永昌县东南。当西通新疆之冲,南阻雪山,形势险要。山水倾泻,河流甚多,因此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有塞北江南之喻。
《国语辞典》:夏河县(夏河县)  拼音:xià hé xiàn
县名。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南,因濒大夏河而得名。地形多为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居民多为藏族,以畜牧为其经济来源。
《漢語大詞典》:敦煌词(敦煌詞)
指藏于 甘肃省 敦煌石室 中的 唐 五代 词。 清 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被发现。除少数可考知作者姓名的文人作品外,绝大多数为无名氏的作品,包括部分民间创作。为 中国 词创作发轫期的重要成果。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词的发展及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参见“ 敦煌石室 ”。
分類:甘肃
《國語辭典》:敦煌石室  拼音:dūn huáng shí shì
地名。甘肃省敦煌县东南鸣沙山半腹地山麓有石室无数,俗称为「千佛洞」,旧称为「莫高窟」。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年由僧人乐僔凿建经营。内藏六朝、隋、唐及五代人手写佛教经典及其他艺术品甚富,对中国文学艺术影响颇钜。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所藏多为英人斯坦因及法人伯希和先后择要蒐罗而去,今藏伦敦博物馆和巴黎国民图书馆。也称为「敦煌千佛洞」、「敦煌石窟」。
《漢語大詞典》:获陇望蜀(獲隴望蜀)
同“ 得陇望蜀 ”。 语本东观汉记·隗嚣传后汉书·岑彭传。谓已取得 陇 右( 甘肃 一带),又想攻取西 蜀 ( 四川 一带)。比喻贪得无厌。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其奈得寸入尺、获 陇 望 蜀 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慑狐威者,今日许以寸,明日予以尺;民间之贪蝇利者,甲也导诸 陇 ,乙也导诸 蜀 。”参见“ 得陇望蜀 ”。
《國語辭典》:得陇望蜀(得隴望蜀)  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参见「既得陇,复望蜀」条。《红楼梦》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分類:贪心不足
《國語辭典》:河西走廊  拼音:hé xī zǒu láng
地名。为一东南斜向西北的天然走廊,即古时的丝道。位在甘肃省西北,祁连山的北边,合黎山与龙首山的南方。因位于黄河西边,故称为「河西走廊」。区内靠河水、雪水灌溉的绿州是人口集中地。也是现今通往新疆、中亚、欧洲的要道。
《漢語大詞典》:炳灵寺石窟(炳靈寺石窟)
中国 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 甘肃省 永靖县 西南35公里的 小积石山 中。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主要窟龛集中在 下寺沟 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 佛爷台 、 洞沟 、 上寺 等处,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画。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6处。第169窟中的“ 西秦 建弘 元年”造像题铭,是目前全国石窟中最早的题记。据文献和洞窟发愿文记载,开窟始于 西秦 , 北魏 、 北周 、 隋 、 唐 诸代续有建造。 宋 、 西夏 、 元 、 明 各代,也有修建活动。 明 以后逐渐湮没。
《漢語大詞典》:岑春煊
(1861-1933)广西西林人。曾任甘肃布政使。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率兵护送慈禧太后至西安,升陕西巡抚。后历任四川、两广、云贵总督,镇压反清斗争。民国成立后,任福建宣慰使、汉粤川铁路总办。1916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军务院副抚军长。1918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自任主席总裁。1920年被粤军驱逐。
《國語辭典》:保安族  拼音:bǎo ā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或以为源出于蒙古族。聚居于大陆地区甘肃临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蒙古语有密切关系。通用汉语文。信仰伊斯兰教(回教)。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中则以制作保安刀闻名。
《漢語大詞典》:鸟鼠同穴(鳥鼠同穴)
古山名。在 甘肃省 渭源县 西。书·禹贡:“导 渭 自 鸟鼠同穴 。” 孔 传:“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 鸟鼠 , 渭水 出焉。”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鸟鼠同穴》:“‘导 渭 自 鸟鼠同穴 。’ 孔 传谓‘鸟鼠共为雌雄,同穴而处。’ 蔡氏 以为怪诞不取。按《甘肃志》:‘ 凉州 之地有兀儿鼠者,形状似鼠,尾若赘疣。有鸟曰本周儿者,形似雀,色灰白,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所谓鸟鼠同穴也。’ 凉州 唐 属 陇右道 ,然则 孔 説非诞。”
《漢語大詞典》:陕甘革命根据地
又称“陕甘苏区”。在陕西北部和陕西、甘肃边界地区。1932年至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了对根据地的领导。同年7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后,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当地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随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
《漢語大詞典》:栗玉砚(栗玉硯)
砚之一种。产地当今 甘肃省 成县 境。 宋 米芾 砚史·成州栗玉砚:“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