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越器
指 越窑 所产的青瓷器。因臣下不得用之,又有秘色磁器之称。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卢六 待去,早来药糜宜匀 越 器中,我与给事公对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耀州 出青瓷器,谓之 越 器,似以其类 餘姚县 秘色也。然极麄朴不佳。”参见“ 越窰 ”。
《國語辭典》:越窑(越窯)  拼音:yuè yáo
唐代设于越州的窑。窑址以浙江省馀姚上林湖畔为中心,瓷色青纯,历史悠久。
《國語辭典》:白瓷  拼音:bái cí
中国著名的瓷器。以河北省的定窑、江西省景德镇及福建省德化三处为出产中心,其中以德化白瓷最具盛名。始于宋朝,几经研究改良,至明清时,方始大放异彩,闻名中外。因其白瓷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略带粉色,故也称为「猪油白」、「羊脂白」。
《國語辭典》:叮当(叮噹)  拼音:dī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石、玉器等互相碰击的声音。《西游记》第一一回:「只见那壁环佩叮当,仙香异常。」《红楼梦》第五三回:「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也作「玎珰」、「丁当」。
2.一种和尚做佛事所用的法器。形如铜锣,有木把。后亦指孩童所玩的小锣。《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小孩子吹的箫,打的叮当,女人戴的锡簪子。」
3.引申为打破东西。《金瓶梅》第五八回:「如何恁拿出来?一时叮当了我这镜子,怎了?」
《國語辭典》:叮当(叮噹)  拼音:dīng dāng
冲突、动武。如:「他们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叮当起来了!」
《国语辞典》:古瓷  拼音:gǔ cí
历史悠久的瓷器。如:「这只古瓷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家之宝。」
《漢語大詞典》:烧瓷(燒瓷)
(1).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瓷器。 唐 杜甫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 大邑 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 锦城 传。”
(2). 北京 出产的特种工艺品之一。类似景泰蓝,铜胎,不掐丝,用珐琅瓷釉描绘而成。
《國語辭典》:窑变(窯變)  拼音:yáo biàn
1.在窑中高温烧制陶瓷器时,釉中铁、铜元素因化学作用,使色泽改变,产生各种纹片、纹斑的变化现象。起初是偶然发生,后则或人为有意造成。
2.比喻变心。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教我见你时休和你说话,如今怎么倒说我窑变了。」
《漢語大詞典》:法花
瓷器名。《文物》1959年第3期:“有一种饰以素地凸起的或堆贴的纹饰,器面施以蓝、绿、紫的器物(瓷器),一般称它为‘法花’。‘法花’始于 元 而盛于 明 , 清 乾隆 以后很少烧制。‘法花’有两种胎子:一种砂胎,多流行于 山西 蒲州 、 泽州 一带;一种瓷胎,为 景德镇 所仿制。”
《國語辭典》:裂纹(裂紋)  拼音:liè wén
1.器物将裂时所出现的纹路。清。徐珂《清稗类钞。方伎类。蒙人之卜筮》:「冷后,视其裂纹,以定吉凶。裂纹长而直者吉,曲而短者凶。」
2.指烧制瓷器时所故意做成像裂开的花纹。如:「这位烧瓷师傅的手艺极佳,作品的裂纹如花,深受喜爱。」
《漢語大詞典》:越瓷
越窑所出的瓷器。 唐 陆羽 茶经·器:“盌, 越州 上……若邢瓷类银,则 越 瓷类玉。”参见“ 越窰 ”。
分類:所出瓷器
《國語辭典》:越窑(越窯)  拼音:yuè yáo
唐代设于越州的窑。窑址以浙江省馀姚上林湖畔为中心,瓷色青纯,历史悠久。
《国语辞典》:陶石  拼音:táo shí
可用来制造陶器或瓷器的岩石。成品为纯白色,不易有裂痕,除用以制作食器物,也可作便器、磁砖等。
《国语辞典》:粉彩  拼音:fěn cǎi
1.粉彩瓷是在烧好的瓷器上,用配入大量铅粉的玻璃白的彩料作画,由于烘烧后颜色深浅不同,画面会突出于釉面,色彩柔和,浓淡协调,颇有立体感,故称为「粉彩」。也称为「软彩」。
2.用色粉笔画出来的画。
《漢語大詞典》:霁红(霽紅)
瓷器釉色名。因其色如雨止时天空所呈现的红色,故称。以 明 代 宣德窑 所制为最精美。又称祭红、际红。亦代指这种颜色的瓷器。 清 蓝浦 景德镇陶录卷二:“霽红器,陶户能造霽红者少,无专家,惟好官古户倣之。”
《國語辭典》:成窑(成窯)  拼音:chéng yáo
明朝成化年间官窑所制的磁器。参见「成化窑」条。
《國語辭典》:宋瓷  拼音:sòng cí
宋代的瓷器。有官窑、哥窑、柴窑、龙泉窑等,制作精美,古董家颇为珍视。
《漢語大詞典》:坛盏(壇琖)
瓷器名。 明 宣德 窑烧制。琖心有“坛”字,白瓯,质细料厚,形式美观。又 明 嘉靖 窑出产的坛琖,在小白瓯内烧“茶”、“酒”、“枣汤”、“薑汤”等字,为 明 世宗 经箓醮坛用器。其制作质料,均不及 宣德 窑。见 明 谷应泰 博物要览·新旧饶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