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电母(電母)  拼音:diàn mǔ
司电之神。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诗:「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诃电母。」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今有钱塘火龙与俺小龙斗胜,未知胜败,我使的雷公电母看去了。」
《漢語大詞典》:琴徽
(1).琴上系弦之绳。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 唐 颜师古 注:“徽,琴徽也。”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履部:“《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按:琴軫繫弦之绳,谓之徽。”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小妇新粧冶,拂匣动琴徽。” 唐 张祜 《乐静》诗:“发匣琴徽静,开缾酒味真。”
(2).指琴弦音位的标志。即古琴面板左方的一排圆星点,用贝壳、磁或金属镶制而成。 宋 梅尧臣 《送良玉上人还昆山》诗:“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巖屋。” 明 李东阳 《生日自述并答雅怀》诗:“家藏笔法犹存谱,手按琴徽错记絃。”
《漢語大詞典》:断纹(斷紋)
亦作“ 断文 ”。 裂纹。多指古琴的裂纹。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琴辨》:“凡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之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閒,而琴日夜为弦所激。”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诸玩》:“ 仲山 有 宣和 内府一琴,絶佳……其製作断文,皆非常琴可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琴呵……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軫、蛇腹、断纹、嶧阳、焦尾、冰絃之上。”红楼梦第八九回:“你看这断纹,不是牛旄似的么?所以音韵也还清越。”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鹤媒》:“最后抵一轩,几置一琴,断纹斑驳,色泽殊古。”
分類:裂纹
《國語辭典》:七丝(七絲)  拼音:qī sī
七弦琴。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分類:七弦琴
《國語辭典》:七弦琴  拼音:qī xián qín
乐器名。参见「古琴」条。
分類:七弦琴
《漢語大詞典》:号钟(號鍾)
古琴名。 汉 刘向 《九叹·愍命》:“破 伯牙 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淮南子·修务训》:“鼓琴者期於鸣廉、脩营,而不期於滥脇、号钟。” 高诱 注:“号钟,高声,非耳所及耳。” 唐 独孤及 《夏中酬于逖华耀问病见赠》诗:“遥指故山笑,相看抚号钟。”云笈七籤卷一百:“ 黄帝 之琴名号钟,作清角之弄。”
《國語辭典》:风入松(風入松)  拼音:fēng rù sōng
1.乐曲名。古琴曲。《通志》载〈风入松〉为三十六杂曲之一。作者不详。现存传谱中的歌词作者为唐代皎然,内容描写月夜弹琴如风吹松林的声音,唐代已流传此曲。
2.曲牌名。北曲属双调。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常常使用。一般使用在双调套曲内,昆曲及京剧有此曲牌的运用。
3.乐曲名。北管常用器乐曲。
《漢語大詞典》:猗兰操(猗蘭操)
古琴曲名。多抒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猗兰操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幽兰操》……《琴操》曰:‘《猗兰操》, 孔子 所作。 孔子 歷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 卫 反 鲁 ,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嘆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託辞於香兰云。’”
《漢語大詞典》:少宫
(1).七弦古琴的第六弦。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乐律》:“古法唯有五音,琴虽增少宫、少商,然其用丝各半本律,乃律吕清倍法也。”参见“ 少商 ”。
(2).乐调名。文选·张协〈七命〉:“啟中黄之少宫,发蓐收之变商。” 李善 注引 汉 刘向 《雅琴赋》:“弹少宫之际天,援中徵以及泉。”
《國語辭典》:少商  拼音:shào shāng
在手拇指内侧端部的穴道。
《漢語大詞典》:嵇琴
(1). 嵇康 所抚之琴。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临锻灶而不迴,登 广武 而长叹,则 嵇 琴絶响, 阮 气徒存。”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序》:“彼 荆 筑悲歌,而 燕丹 变色; 嵇 琴雅奏,惟 向秀 擅聆。岂同声起予,合志发愤邪!”
(2).古琴的一种。相传为 嵇康 所创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嵇琴:“或曰 嵇 琴, 嵇康 所製,故名 嵇 琴,虽出於传诵,而理或然也。” 明 钱棻 《踏莎行·园居》词:“壁掛 嵇 琴,村疑 阮 曲。”
《漢語大詞典》:弦桐
汉 桓谭 新论:“ 神农 始削桐为琴,练丝为絃。”后因以“絃桐”为琴的别称。文选·谢庄〈月赋〉:“於是絃桐练响,音容选和。” 李善 注:“絃桐,琴也。”
分類:
《國語辭典》:扊扅歌  拼音:yǎn yí gē
一种琴曲。百里奚妻作,三首,其一为:「百里奚,五羊皮,忆别离,烹伏雌,炊扊扅,今富贵,忘我为。」后人因称为「扊扅歌」。
《國語辭典》:扊扅  拼音:yǎn yí
门闩。宋。陆游 舍北行饭诗:「晚来懒复呼童子,自掩柴门上扊扅。」
《漢語大詞典》:蛇蚹
亦作“虵蚹”。
(1).蛇脱下的皮。蚹,蛇腹下的横鳞。庄子·齐物论:“吾待蛇蚹蜩翼邪?” 成玄英 疏:“即今解蚹者,蛇蜕皮也。” 闻一多 校释:“蚹即苻字,以其为蛇皮,故变从虫。蛇之蚹,蜩之翼,皆薄极而近透明体,照之无景,故景曰:‘吾待蛇跗蜩翼邪?’”
(2).有断纹的古琴。其纹与蛇蜕腹下之纹相似,故称。 宋 陆游 《赠道流》诗:“古琴蛇蚹评无价,宝剑鱼肠託有灵。”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伊 南 田户店 篔簹谷 隐士 赵彦安 ,获一琴,断文奇古,真虵蚹也。”参见“ 蛇腹纹 ”。
《漢語大詞典》:蛇腹纹(蛇腹紋)
指古琴上的横鳞断纹。状如蛇腹下的横鳞,故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无华饰,以最古蛇腹纹为奇。” 宋 孙觌 《吴汉逸蓄古书奇器甚富余欲造观而未果赋小诗先之》:“剑包虎皮斑,琴漫蛇腹纹。”
《漢語大詞典》:古操
古琴曲。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三百篇新声诗意尽通,一篇篇弹得,风赋雅颂。古操新声,循环无始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循环成雅弄,纯音合正,古操通玄。”
《國語辭典》:一弦琴  拼音:yī xián qín
一种古琴。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