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温故知新(溫故知新)  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语本《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指温习旧业,可增进新知。亦指复习学过的知识,而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汉书。卷一○。成帝纪》:「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起先教他经书,不上一年,温故知新,五经均已读熟。」
《國語辭典》:天晓得(天曉得)  拼音:tiān xiǎo de
天知道。表示无法理解或没有人知道。如:「天晓得那个数学公式是怎么推演出来的?」
分類:理解说明
《國語辭典》:燕雀安知鸿鹄志(燕雀安知鴻鵠志)  拼音: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语本《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三国演义》第四回:「『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也作「燕雀岂知鸿鹄志」。
《國語辭典》:一知半解  拼音:yī zhī bàn jiě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览群书,熟闻母训,始得一知半解。」
《國語辭典》:疑难杂症(疑難雜症)  拼音:yí nán zá zhèng
各种病因不明或难治的病。比喻不易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向他请教。」
《国语辞典》:女性意识(女性意识)  拼音:nǚ xìng yì shì
一种女性的自觉意识。女性从对身为女性的理解、体会、价值等内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到对自我处境的觉察,进而产生改变的意识。
《国语辞典》:迷惑不解  拼音:mí huò bù jiě
弄不清楚、无法理解。如:「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真令人迷惑不解。」
《国语辞典》:茫然不解  拼音:máng rán bù jiě
对事情无所知或不能理解。《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白趋贤又道:『你请朋友吃酒,是要你承朋友情的。』劳航芥更为茫然不解。」
分类:所知理解
《国语辞典》:茫然费解(茫然费解)  拼音:máng rán fèi jiě
很难解释或理解。《镜花缘》第八二回:「只图讲究古音,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然费解。」
《国语辞典》:实验电影(实验电影)  拼音:shí yàn diàn yǐng
一种美国新电影运动,主张对人类采取新态度、新理解,并著重个人观点表达,和运用特殊的拍摄技巧,以对抗好莱坞的商业电影。
《国语辞典》:似懂非懂  拼音:sì dǒng fēi dǒng
好像理解又好像不明白。如:「听了长辈这番深奥的大道理,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国语辞典》:语言心理学(语言心理学)  拼音:yǔ yán xīn lǐ xué
研究语言发展、理解及产生之心理历程的学科。
《国语辞典》:心神丧失(心神丧失)  拼音:xīn shén sàng shī
1.对于外界事务缺乏认知理解及判断能力,以致无法辨认是非善意,或无法依其辨认而作出正确行为或预料行为后果。如智能不足,重度。
2.法律用语,指行为时因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识其行为违法或欠缺依其辨识而行为之能力者。
《国语辞典》:无字天书(无字天书)  拼音:wú zì tiān shū
本指上天或神仙所降赐的书,比喻看不懂或难以理解的文字。如:「这本书深奥难懂,对我而言简直是无字天书。」
《国语辞典》:谜题(谜题)  拼音:mí tí
1.谜语的题目。如:「今年元宵节的猜灯谜比赛,谜题很多也很难。」
2.比喻难以理解的事物。如:「这个案件是一道难解的谜题,已经成立专案小组调查。」